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古晋笔记

|
发布: 7:00am 28/03/2022

古晋笔记

蔡羽

故居

王友海

王长水

古晋笔记

蔡羽

故居

王友海

王长水

蔡羽/居高临下的王家故居

作者:蔡羽
蔡羽/居高临下的王家故居
今日的王家祖屋已经成了Marian精品酒店。(图:The Marian Boutique Lodging House)

花香街的山坡上,有一栋百年老宅,乃显赫一时的,是见证砂拉越华商成就的重要文化遗产。

王友海出生在新加坡,其父亲王坤殿是福建同安县积善里白礁村人。1837年,王坤殿不幸辞世时王友海只有7岁。1846年,英国人詹姆士‧布洛克在砂拉越建立政权的第六个年头,16岁的王友海决定到古晋寻找商机,在船程中结识较之年长几岁的林英茂,两人成为事业伙伴,并合资筹组“友海茂公司”。

ADVERTISEMENT

从新加坡带货到古晋,再交换或收购土产出口到新加坡,友海茂公司就从这里开始了业务。很快的,他们的公司就把业务扩展到砂拉越中部的沐胶,并设立多家硕莪加工厂。到了1856年,他们又在新加坡设立启昌友海公司,此时业务范围已经涵盖土产、杂货、布匹出入口等。1872年,两人决定拆股,所有商号全部归王友海所有,并改组为友海公司;数年后,王友海又涉足船运行业,与第二代白人拉者查尔斯‧布洛克有了商业上的合作。

此时,王友海在马新两地已经成为福建社群的侨领,除了1871年在古晋成立福建公司(古晋福建公会前身),1872年也在新加坡和同乡合资购置谦福律的勃劳恩山地作为福建王氏族人的居住、种植与墓葬地。由于在社群拥有影响力,砂拉越白人拉者也委任其为华人总甲必丹。

蔡羽/居高临下的王家故居
王其辉与其堂兄弟姐妹摄于祖屋拱门外。(图:Footprints in Sarawak by Tan Sri Datuk (Dr) Ong Kee Hui)
事业如日中天,兴建豪宅店屋

王友海的事业和地位在1870年代开始迈入巅峰期,财力逐步超越潮州商帮的义顺号,成为砂拉越第一大华资商行。1884年,古晋发生大火灾,义顺公司的店产全面遭波及,元气大伤,灾后重建时期王友海被委以重任,相信因此得到拉者拨出凤山寺广泽尊王庙后方的大片山坡地,而友海公司也从1885至1888年获得饷码(烟、酒、赌)经营专利权,事业如日中天。

且说王友海在得到上述地段后,立刻大兴土木,独资兴建了两排共40栋双层店屋,以及在山坡上兴建了王家的双层豪宅。那两排完工于1889年的店屋即今日的友海街,根据其孙子已故丹斯里拿督王其辉在自传《砂拉越足迹》(Footprint in Sarawak)一书提及,这个街名仅冠以“友海”,而隐去姓氏,有避免对砂拉越王(即白人拉者,当时华人习惯称其为越王)不敬的考虑。至于“友海街”一名是否在店屋建成之时已出现则有待进一步查究,实际情况是友海街衔接历史更早的亚答街,门牌号码“一脉相承”,老古晋的口述也表示过去都将这条街一律视为亚答街,对“友海街”一名非常陌生。

蔡羽/居高临下的王家故居
王家祖屋是富丽堂皇的中式豪宅。(图:Footprints in Sarawak by Tan Sri Datuk (Dr) Ong Kee Hui)
王家四代曾同住豪宅内

谈到山坡上的豪宅,可以用精雕细琢来形容,屋檐采用传统的中式绿瓦,墙上则镶着透雕瓷砖,房子中间有个透风采光的中庭,而屋内的梁柱和楼板都采用上好的老盐木(婆罗洲铁木)。这栋建成于1886年的宅邸还有辽阔的院子,由矮墙圈围,入口处是传统中式拱门,尽显大户气派。王其辉在回忆童年时光之际,表示最难忘老厝前院所搭建的盐木平台,那里是他们儿时玩乐的地方,而且摆放着一只制作精巧的木马。

透过其回忆录的记述,得知王家四代人曾经同住一个屋檐下。从大门进入房子后,右手边即其祖父(王友海之子)的书房,孙子经常从二楼的板缝偷看祖父在书房里工作、接见访客、阅读或休息抽根烟。王长水在二楼的睡房视野辽阔,俯瞰友海街和更远一些的砂拉越河。

王友海在1889年6月9日辞世,据说其晚年多数时候逗留在新加坡,因此可以推测其居住在花香街豪宅的时间并不多。王友海在新加坡和古晋各有一头家,古晋的元配张淑恭出生在印尼三发,幼年随家人迁居到砂拉越境内的伦乐,据说在伦乐的一座义山里还有一棵她亲手栽种的芒果树。

令人意外的是,王友海的遗嘱将花香街豪宅和所有古晋的产业——友海街的店屋、神庙街的硕莪加工厂、毕达拿路18依甲的土地以及今日洪清河路、黄庆昌路的土地悉数归于新加坡一房;古晋一房只分得新加坡的3栋店产,并以信托的方式将收获的租金作为张淑恭有生之年的生活费。据王其辉的说法,这个决定让古晋的家人“感到震惊和苦涩失望”。

蔡羽/居高临下的王家故居
圣玛丽学校时期,加上第三层后的老厝。(图:Footprints in Sarawak by Tan Sri Datuk (Dr) Ong Kee Hui)
几度易手,现为精品旅馆

1929年8月15日,张淑恭辞世,高龄89岁。当时凭着本身努力另创一番事业的王长水决定迁离祖屋,搬入本身在大石路两哩半购置的庄园。祖屋的产权由新加坡的王顺智所持有,他与同父异母的王长水关系不错,曾经献议后者买下祖屋,唯王长水以本身已置产为由拒绝了这个献议。根据《古晋圣玛丽学校历史1848-1998》一书的记录,王家老厝最终在1933年转售给隔邻的英国圣公会,并作为属下圣玛丽女校的学生宿舍。

为了容纳更多学生入住,老厝进行了翻修,增添第三个楼层,超过100位从砂拉越其他省份来的寄宿生曾经居住在老房子内。到了1967年,由于住校学生已经不多,教会收回老厝并再度装修后作为礼宾馆用途。可惜的是,政府在1990年代初开通花香街连贯独立广场的新路时,征用了老屋前院的地段,王其辉充满童年回忆的前院和中式拱门从此消失。

2013年,老房子进行严谨的修复工程,作为Marian精品旅馆至今,名字由来自圣玛丽女子学校校友,旅馆中的多数客房也以该校历任校长的名字命名。

蔡羽/居高临下的王家故居
酒店大堂两侧,挂满与老屋相关的老照片。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