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沙巴特写

|
发布: 6:30am 08/05/2022

书法

人物

张少纶

打里卜公民小学

书法

人物

张少纶

打里卜公民小学

【人物】勤学默教廿载 张少纶书墨续华缘

作者:陈彦彤
张少纶提笔书下“锲而不舍”,以此鼓励学生坚持学习书法。

“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章。”中文与汉字并生,记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承载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随着中华文化传入海外,书法不仅仅作为记录汉字的手法,也成为了极具艺术代表性的文化象征,更是联系中华文化与友族情谊的重要枢纽。

在沙巴的一个郊区市镇里,看似与其他小型学校无异。受地区人口结构影响,学校里的学生大多都是友族同胞,但他的学生却在近十年的书法坛中绽放光彩,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为学校、沙巴乃至国家挣得无数荣誉。

ADVERTISEMENT

现任副校长正是那名跨越时间与种族,在过去20年来默默耕耘,将书法与中华传统文化带入友族社群的重要推手。

农历新年前,打里卜公民小学书法组学生都会到星期日竹加雅街市集义卖春联。左二为:诺华。(档案照,摄于冠病疫情之前)

初识书法的阴差阳错

现已是亚庇书艺协会的主席的张少纶其实并非来自书法世家。对他而言,接触书法更像是人生中的一次阴差阳错,但正是这美丽的机缘丰富了他的教程生涯,让他更重视教师与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

“我的父母都希望我当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所谓的‘金饭碗’。虽然年轻时的我其实并没有太乐意,但还是遵循父母的意愿,最终于2002年到打里卜公民小学当临教,开始了我的教程生涯。”

他回忆起刚开始接触书法的场景,指校方当年获悉他曾帮忙家人写汽车、广告牌上的英文广告字体后,便将他分配到书法组当负责老师,就此开啟了他与书法的缘分。

“虽然都是写字,但英文和书法毕竟不一样。我想起之前曾带妹妹到加拉文星商业中心的‘龙的传人’学习中心学书法,为了教孩子们书法,我也开始去学习书法。”

他说,“龙的传人”的学习经歷对他影响深远,在那里教授书法的陈凯辉先生知道他学书法是为了教程生,更是倾心教授他书法的教程方法。自从陈老先生离开亚庇返回西马的老家后,张少纶便成了沙巴唯一继承这个教程法的书艺人。

“我的很多教程方法都源自于‘龙的传人’,陈老先生当时只收了每月50令吉的学费,却欢迎我随时来学习,于是我也就天天去。那时当临教的课不多,所以学校放学后我就下亚庇,到那里学书法,可以说是获益匪浅。”

张少纶自己经歷过勤学苦练书法的日子,在往后的书法教程中,同样对自己和学生保持严格的学习态度,至今培养过不少友族学生参与大大小小的书法赛事,甚至藉此登上国际舞台,为校、为国争光。

打里卜公民小字书法组练习书法。(档案照,摄于冠病疫情之前)

得意门生 蒂薇依娃
勤学苦练 坚持不懈

好老师是学生最坚实的榜样,张少纶的得意门生蒂薇依娃正是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如何分配学习与课外活动时间,从差生一路力争上游,在中学成为学校重点栽培的学生。她甚至通过刻苦的练习,年纪轻轻便代表马来西亚出征香港、台湾、北京等地的中文书法比赛。

来自穆斯林及完全没有华文背景家庭的蒂薇依娃起初在同学的影响下,于小学四年级加入张老师的书法组学习书法。原本想半途而废但在母亲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甚至在五年级出乎意料地夺得马来西亚儿童中文书法比赛殿军,成为打里卜公民小学第一名出海的学生。

“我本来就是看到同学能到外地参加比赛,觉得很羡慕,所以就参加了书法班。结果学了一个月我就哭着和妈妈说,学书法太辛苦了,我不想学了。当时,妈妈告诉我想要参加比赛,必然得经过艰苦的训练,谢谢她当时鼓励我坚持下来,才有后来的成就。”

张少纶解释,蒂薇依娃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确实下了极大的苦功夫。后来的她从不缺勤书法班,甚至还会在家里主动练习书法,也是张少纶倾尽最多心思与时间的学生之一。

蒂薇依娃(中)书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引词,与母亲宁茜(左)及张少纶合影。

教与学:师生共同进步

学生的成就同样能为老师带来反哺效果,蒂薇依娃强势晋级香港书法大赛,成为了张少纶在书法教程成长上的一个重要契机。他们因此接触了国际书法舞台,从中学习国际书法与本地书法的差异,进一步将此带回打里卜公民小学,让本地学生也同样受益。

“2015年参赛回来后,我的书法教程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在教导学生时,开始有意识地让教程法与国际书法赛事接轨,教会学生如何在空白的宣纸中分配书写空间、为作品写下落款等。”

张少纶在教书法时虽然严格,但绝不是一板一眼的青脸教师。他耐心地将所识所学教导予学生,更肩负起文化传承的工作,引导学生们认识中华文化中的美德,在教会他们书法的同时,更倾授人生哲理与生活乐趣。

“我希望我所教的学生不只会书法,而是能歌能舞、懂得多元化思考、德智体群美并重的孩子。”

蒂薇依娃认真地写下工整的楷书书法作品。

书法要好 中文基础不可少

询及教习书法时所面临的挑战,张少纶反而认为互联网时代恰恰是学习书法最好的时代。与过去信息较为封闭的时代不同,现在的学生们可以从各种网络资源学习书法,网购也使购买文房四宝变得更便宜、更便捷,而教师们也可以透过科技让教程变得更生动趣味。

对友族学生而言,学习书法最大的挑战反而是中文。他说,友族学生由于缺乏中文环境,中文程度往往都比较有限。学校实体课因疫情停顿两年多后,这项挑战变得更为艰巨,因为有些学生甚至开始忘记如何读写中文。

“我们很难说学生学习书法后,中文会不会更加进步,但书法若要更上一层楼,那中文基础必不可少。有些学生很有艺术天赋,但不再学习中文,书法造诣就容易遇到瓶颈。相反地,中文好的学生在书法上也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他强调,习写书法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无论是母语者或是友族同胞,中文与书法都相互扮演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书法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小学六年的学习过程诚然只是入了个门,远不及对中华文化有任何更深入的了解。

张少纶(右)与蒂薇依娃在家中进行交流,指导她如何在书法上更进一步。

因书法而爱上华文

张少纶对于一些书法表现优异的学生在升中学后放弃学习中文感到惋惜,但会鼓励这些学生继续学习书法,尽可能陪伴这些学生成长。对他而言,无论学生的背景与选择如何,他都秉承着有教无类的精神,全力以赴教好每一名学生。

也许是受老师们妙趣横生的教程所打动,他的学生中也不乏因为书法而对中文更感兴趣的友族学生。出生于混血家庭的诺华在升入中学后,不仅保持着习写书法的习惯,甚至坚定地选修华文,继续深入学习。

“在中学学习中文确实更难,但里面的内容也变得更有趣。学习中文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也会克服困难继续学下去。”

诺华展示习近平引词“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章”的楷书作品。

家长支持成忠实后盾

除了学生本身的努力与坚持外,友族家长对孩子们的支持也是打里卜公民小学学生能在书法赛事中绽放光彩的主要原因。该校能在书法上有今天的建树,有赖于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多方配合。

无论是大大小小的赛事,诺华的父母都会出动全家,为儿子加油打气。蒂薇依娃的母亲宁茜除了支持女儿参加比赛外,更作为打里卜公民小学书法班的忠实后盾,为其他的家长们提供支持,引导他们陪伴孩子渡过学习书法的难关。

张少纶坦言,打里卜作为郊区小镇,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课外活动可供学生和家长选择。与其留在家中无所事事,甚至终日遊荡在外,家长更放心孩子们放学后留在学校参与书法班。

他透露,打里卜的环境很复杂,有些学生家里没有像样的学习环境,有些地区甚至潜藏着瘾君子。学校老师与家长在家访、交流过程中建立了信任,他们更愿意将孩子们讬付予老师,他们知道老师们会对孩子的教育负责任。

“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在互助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学习书法的好处,也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书法能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观察力以及耐性,这也是家长们鼓励孩子参与书法的原因之一。”

宁茜在脸书中展示书法班当年的学习情况,同时表示这些学生每天都勤快地习写书法,只有周末才会休息。

打里卜公民小学书法班一般有40多名学习,这些学生来自全校各个年级,大部分都由张少纶亲自指导。课堂上,他会先让学生练习线条等基本功夫,然后再根据程度进行分组,分别指导学生习写单字结构、集字作品或临摹字帖。除了学生外,他也同样欢迎其他科系的教室一同学习,向他们分享书法教程经验。

献身教育的这无尽岁月中,张少纶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锲而不捨的教育精神,更是以此对学生言传身教。即便自己以及所栽培的学生在书法中取得骄人的成就,他始终保持着谦卑的学习心态,坚守打里卜公民小学的教育职责,也为沙巴书艺谋求更多的学习、进步机会。

诺华(后排右二)与家人及张少纶(左)合影。
蒂薇依娃(左四)十一岁赴香港参赛时,与左起张少纶、父母及时任打里卜公民小学校长张贝蒂在书法作品前合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