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文王曰咨

|
发布: 7:50am 25/06/2022

许俊杰

文王曰咨

涨价

最低薪金制

许俊杰

文王曰咨

涨价

最低薪金制

许俊杰.吃不起的未来

许俊杰

大涨的年代,不仅是食材,房租、燃油、学费、服装、只要你想到的都,或者正在涨价的路上。在薪水远远追不上食物价格的今日,只要有人因为“吃不起”而萌生相对贫穷感和危机感,就是社会一大隐忧。

ADVERTISEMENT

早在年初时,好多人就察觉“怎么100大钞好像越来越小,买一点东西就用掉了!”也许有人会怀疑是不是店家找错钱、是不是自己疏忽把钱塞在哪个口袋?但好多人都隐隐感觉,商家都在“静悄悄”的涨价,不然就是用各种噱头套路,硬是把物价抬高来卖,不然就感觉到怎么付了更多钱,却一直吃不饱。

也是在年初时,我们做了一个社会实验─“100令吉,可以买到一家五口一周的基本用品吗?”我们去了人民组屋杂货店、连锁便利店和霸市,结果发现同样的用品,连锁店最便宜,最贵的居然是霸市。

同样的食材,若不论品质,组屋下的杂货店可以很便宜的卖:一把萎靡的青菜就卖1块钱、一包10%本地白米比进口香米便宜数倍,但吃惯细粮,习惯在冷气卖场里优雅采购的城市人,是不会去杂货店里,和大妈或外劳挑那次等的食材。

同样的用品,大卖场以各种配套来卖,就是要你买更多,结果走了一圈,手推车里莫名出现很多用不上的东西,“反正便宜,放着不会坏,再不买下个月就起价了”,理由好堂皇,结果开销就这样变大了。

是我们的消费模式“滋养”了商家的销售手段,还是物价真的涨得很高?其实这不是一道是非题,如果你愿意纡尊降贵到草根市场去看,物价未必便宜,还会买到有虫的菜、开始发臭的海产、变黄的加工食材,或者很便宜,但分量很小很少,不知不觉就买多了。

这个社会实验短片出街数个月后,100块能买到的东西更少了,要不就涨价了,要不分量变少了,几乎所有东西都在涨价,除了薪酬。

在落实1500令吉后,物价也跟着调涨,餐馆老板都静静的换了新的餐单,在薪水与食物越走越远的后疫情时代,吃不起的未来成了我们的集体忧虑。

“真的是这样吗?那周末长假时,广场里人山人海,餐馆里座无虚席,你怎么解释?”这是不能否认的现象,但如果你去问问他们“餐饮费是不是变多了?”答案是肯定的。

年轻人一周上一次火锅店、去2次咖啡馆、喝3杯奶茶、吃4次网红蛋糕甜品,这样的消费模式,与在巴刹里一分一毫计较着的师奶大妈有着完全不同的消费观念。

只是,这样的“小确幸”不会持续太久,当年轻人也感觉快买不起奶茶时,这就是民怨形成的前兆。当吃什么都涨价,杂菜饭都不敢随便挟菜,深怕一碟饭就要收10令吉或以上时,这是“吃不起的未来”先兆。

就因为越吃越贵,“以前没钱吃面包,现在没钱吃面包”成了心里的痛时,怒火已经在网络里燃烧开来,那不是区区的100令吉额外援助金可以平缓的,更何况连杯水车薪都谈不上,“100块,买几样东西就没有了,帮到什么?”、“这是叫我们拿100块过一年吗?”、“可以多买快熟面,但不可能天天都吃快熟面啊!”网民在留言区里吐槽,很明显,政府又一次没把钱用在刀口上。

大涨的年代,不仅是食材,房租、燃油、学费、服装、只要你想到的都涨价,或者正在涨价的路上。在薪水远远追不上食物价格的今日,只要有人因为“吃不起”而萌生相对贫穷感和危机感,就是社会一大隐忧。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Engel)提出了以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的比重,来衡量社会富裕程度的指数。他认为随着薪酬提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比重理应下滑,社会也就愈富裕。

我找不到大马家庭食物开销比率,但看见政府今年在食物、燃油津贴上的开销大增300亿令吉,这还不包括其它领域的津贴,而这笔300亿令吉,比今年预期280亿令吉高,较2021年的110亿令吉更是翻了个倍。

最终,这些用来津贴的钱,会不会回到老百姓身上,在后疫情的马来西亚,在全球债务攀升,在100块都买不到一家五口一周的基本食材时,真是让人细思极恐。

《纽约时报》知名作家约翰墨尔丁(John Mauldin)在《终结大债时代》书中写过,请允许摘录一段,这足以让们好好珍惜手上奶茶的小确幸:

“当英美欧日狂印钞票,举债就像没有明天一样,破产与违约像家常便饭,最后所有人都会被拖下水。不用怀疑,我们是在做债留子孙的事……。”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