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京非昔比

|
发布: 6:29pm 20/07/2022

中文

京非昔比

友族记者

中文

京非昔比

友族记者

京非昔比 | 访华语言不通 友族记者盼学一些中文

本报特派记者张家威

 )《京非昔比》 访华语言不通 友族记者:希望学懂一些中文

我们仨在登机前来个合照。右起为Sinar Harian记者纳兹林和马新社资深记者哈斯娜。

ADVERTISEMENT

2022年7月17日,我与另外2位媒体人搭上飞往中国的班机,参加为期4个月左右的媒体交流活动。其中两人曾赴华参加类似项目,其余一人则从未踏上中国的土地。

现年25岁的纳兹林对此感到异常兴奋且紧张。来自本地畅销马来报《阳光日报》(Sinar Harian)的他说:“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到中国,但我有些担心,因为我不谙,而这里大多数人都在说中文。”

但对于马新社资深记者哈斯娜而言,今次的中国之旅别有一番感触。

她表示:“这是我在疫情后首次出国公干。我知道,这一趟旅程将与先前的变得不一样。”

2019年,哈斯娜受邀赴华参与“东盟英才中国行”,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她忆起当时入境中国非常容易,只需带上护照和签证即可。

但这一次,她感叹一切都变得不容易。

“在爆发疫情后,我看到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当前的疫情形势加强了防控措施,入境手续非常严格,多了很多规则。”

对此,纳兹林似乎无比认同。他指出,抵达南京昌北机场后,在防疫和海关通关上就花了超过3小时,或许当局可以改善或简化相关程序。

哈斯娜认为,语言成了最大的障碍。

“我在机场通关期间遇上麻烦。我不谙中文,而海关人员却听不太懂英语,两人如同鸡同鸭讲。幸得同行出手相助。不过,我在填写表格上很多时候无从下手。”

她也控诉,由于清真问题,膳食成了她隔离期间的一大难题,所幸酒店管理和工作人员都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而在短短几个小时,哈斯娜似乎对中国的清零政策有所感悟。

“得出的结论是,我看到了中国政府全力抗击疫情的决心。所有从中国主要入境处、特别是空港方面都受到严格管制。这还未算上在前往中国之前必须确保自己检测呈阴性,包括两次的核酸检测以及在抵达中国机场后再做一次核酸检测。当然还不包括在隔离期间和日后无数次的核酸检测。”

她继指,不仅如此,还需持有健康码和隔离10天,期间差不多每天都需要接受检测和量体温。

纳兹林也称,中国与大马的防疫与抗疫政策截然不同。“我们只用MySejahtera,在中国却有一大堆表格要填,一大堆码要扫。无论在机场和隔离酒店也如出一辙。”

尽管在入境和隔离上备受煎熬,但两人仍保持乐观,并憧憬在此行硕果累累。

纳兹林提到,自己最希望能够面对面学习和体验中国文化。

他笑称:“当然如果能学懂一些中文,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沟通,那是最好不过的成就。”

而哈斯娜显然有着更大的抱负。

她说:“我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中国,特别是在文化、教育、科技和旅游方面。当然我还想深入探讨有关马中关系的议题。”

 )《京非昔比》 访华语言不通 友族记者:希望学懂一些中文
纳兹林向酒店单位提出增加水果分量的要求后,立即得到了回应。他笑称,有芒果确实不错,但没有刀应该怎么切呢?
 )《京非昔比》 访华语言不通 友族记者:希望学懂一些中文
由于膳食不太合我与两名穆斯林同行的胃口,酒店工作人员还贴心的为我们送上八宝粥和绿豆汤,让我们暖暖胃。不过这个分量也太多了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