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精彩系列

|
发布: 6:00pm 04/08/2022

茨厂街

老店

鞋子

老就是宝

茨厂街

老店

鞋子

老就是宝

老就是宝 |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报道:庄舜婷
摄影:黄安健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位于茨厂街尾的联华皮料贸易公司,从1960年屹立至今,除了见证茨厂街的时代蜕变,也经历制鞋行业的变迁。

手工制作一双鞋并不简单,除了考验鞋匠的手艺和功夫,原料更是制鞋的至关重要元素。

我国的制鞋业曾盛行一时,鞋匠及鞋厂依赖着皮料店供应原料,惟随着我国的制鞋业衰退,皮料店也逐渐转型,转向供应原料给补鞋匠。

ADVERTISEMENT

同样是依靠手工的补鞋行业,其实也并不容易。我们常常看到商业区五脚基坐着的补鞋匠,以流动方式为顾客提供补鞋服务的他们也需要凭着经验和手艺来补鞋。

百年历史招牌 镇店古董

本期《》来到位于尾的联华皮料贸易公司,其实这是一间鞋子原料用品店,从1960年屹立在茨厂街至今,除了见证茨厂街的时代蜕变,也经历制鞋行业的变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外头招牌写着“联华皮料贸易公司”,但往内仔细一看,另挂有一幅残旧木制的招牌,写着“永华公司”。这幅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的招牌也成为该店的古董。

据了解,永华公司在百年前是一间脚车店,在永华公司停业后,店面就一分为二,联华租下半间店做鞋子皮料,另半间则是摩托车店,后来摩托车店搬离,联华就租下整间店面。

如今永华公司的招牌依然高挂,成了店面的一部分,见证这间店的历史。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联华皮料店售卖各式制鞋及补鞋的原料及工具,如皮革、胶片、鞋底、鞋跟等,一应俱全。
何成基:屹立茨厂街62年

联华皮料店第二代掌舵人何成基受访时指出,父亲14岁时就从中国漂洋过海到槟城,与一名股东先在槟城开设皮料店,后来父亲在1960年来到吉隆坡开设第二间店,股东经营槟城店,父亲则经营吉隆坡店。该店屹立在茨厂街原址至今已有62个年头。

他表示,在疫情冲击及第三代不愿继承下,槟城店在去年已经关闭,剩下茨厂街这间。他们仍然守着茨厂街的,目前已由第三代接手。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何成基于17岁时就到店内帮忙,23岁正式接手继承家业至今,每天风雨不改地在早上6时30分开门做生意。

“那个年代,这里很多鞋厂,所以我们就开皮料店,供应原料给鞋厂,但如今鞋厂几乎都关闭,也因为制鞋这行很辛苦,没有后代继承。”

他提及,他在1967年17岁时就在店帮忙工作,23岁才正式接手。他有6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大,他与排行第二的弟弟一起继承父亲的家业。

他每天风雨不改在早上6时30分就去开门做生意。该店原本是供应原料给鞋厂货鞋匠,但如今90%是供给补鞋匠,所幸还有补鞋店和有人在路边经营补鞋,否则该店也无法生存。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补鞋所需使用的基本工具。
何国樑:主要卖制鞋原料

第三代掌舵人何国樑指出,他从2000年代就开始接手管理,该店主要是售卖原料用作制鞋或手工的行业,尤其是制鞋及补鞋的行业,原料和工具都一应俱全。

他表示,他在20年前接手经营时,该行业前景还乐观。我国鞋厂在30年前是鼎盛时期,如今鞋厂所剩不多,少到如今几乎没有了,他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差。

他说,本地80%的鞋厂已逐渐关闭,剩余那些有财力的鞋厂就到中国设厂,或直接向中国进口原料,无需通过他们拿货,而且也鲜少有年轻人学制鞋,老一代的鞋匠也退休,这一行的前景堪忧。

“不过,我们还是会继续做下去,视情况顺应市场改变及转型。”

他透露,该店最初是供应原料给鞋厂,之前因为市场上鞋厂减少,才逐渐转向供应原料给补鞋业。他们必须要转型才能继续营业,但如果有制鞋业者来拿货,还是会继续供应给他们。

他指出,他们的货源来自本地居多,这些都是制鞋及补鞋的原料,如皮革、胶片、鞋底及鞋跟等,补鞋匠或业者就会来买材料回去补鞋。

“有时那些在路边营业的补鞋匠买了材料后,就直接在我们店装上,我们也会用机器替鞋匠进行最后的打磨步骤,让不对称的鞋跟与鞋子可以打磨到好像新鞋一样;其实制鞋也是一样。”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联华皮料店最初是供应鞋子原料给鞋厂或鞋匠,后来则转型供应原料给补鞋匠及业者。
只卖原料 不抢补鞋生意

何国樑强调,联华皮料贸易公司只是售卖原料,没有替人补鞋,因为补鞋是顾客的工作,他们也不想抢顾客的生意。

他也说,他们只做皮批发生意,批货给那些补鞋业者,并没有做零售生意,如果有人要买原料回去自己补鞋,该店也无法出售。

“有些顾客在外州,我们就会寄货给他们,那些经营多年的业者会知道需要哪些原料及尺寸等,他们会先买回去存货,不必每双鞋拿来我们店比对,顾客上门就能直接补鞋。”

他表示,除了那些路边营业的补鞋匠,如果仔细留意,便会发现每间商场都设有补鞋店,有些甚至是高级的补鞋店。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联华皮料店售卖各式各样的鞋子原料,包括不同种类及尺寸的鞋底和鞋跟。
补鞋业仍有市场

他指出,如今还是有人会要补鞋,如果他们穿着数千令吉昂贵的鞋子,鞋子坏了就要补,但若是穿数百令吉的鞋,可能就会买过一双新鞋,这是不同的层次,因此补鞋业还是有市场,但市场不大。

他补充,之前行管令时期不能开门营业,就算开了也没生意,且商场的补鞋店也不能营业,疫情的非常时期,哪还有人有心情补鞋;在各行业开放营业后,生意也逐渐恢复。

无人继承 手艺行业悲歌

何国樑表示,我国在70年代还是有纯手工制鞋行业,直到90年代开始机器化,主要因为手工制鞋效率太慢了,制一双鞋需要三四天;手工制鞋的五六个步骤,在机器化后只需一个步骤完成。

“我在10多年前学过手工制鞋,从头到尾以手工完成一双鞋子,虽然手工是一门艺术,但在我国鲜少人懂得珍惜,因此手工鞋子也卖不到好价钱,大家会认为我们是‘做鞋佬’而已。”

他指出,很多老鞋匠已经去世,他最后见到的老鞋匠今年也已80多岁了,以前是他们的顾客,但因为该行业无法继续下去,也后继无人。

他表示,我国的手工艺品不像其他国家,会有人懂得欣赏,如日本,年轻人也会继承传统的制鞋工艺,甚至有20岁的传统鞋匠,因为他们珍惜传统;这也是我国手艺行业的悲歌。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补鞋匠在购买鞋子原料后,直接在场补鞋。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补鞋匠在装上鞋跟后,必须切除多余的部分。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补鞋匠在装上鞋跟后,联华皮料店也替补鞋匠打磨鞋子边缘。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补鞋匠在装上鞋跟后,联华皮料也替补鞋匠打磨鞋子边缘。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