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我们

|
发布: 10:23pm 20/08/2022

国庆日

袁怀绍

国庆日

袁怀绍

副团结部长:勿纠缠种族宗教课题 别让“大马一家”沦口号

报道/李佳憓 摄影/蔡伟传

今年的主题是“大马一家,坚定同在”(Keluarga Malaysia Teguh Bersama),团结部副部长认为,这主题其实是一种紧急呼吁,呼吁所有马来西亚人团结起来,倘若彼此分裂、分崩离析,那么大马将失去焦点向下沉沦。

ADVERTISEMENT

他认为,一个成功的马来西亚需要在没有种族及宗教问题的负担下迈进,别将“大马一家”、“团结”沦为空头口号,而是采取实际行动,通过关注和关心国家的未来并深化的社会融合。

“种族和宗教问题不应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关注点,我们需从自视为马来西亚人的角度思考,而非种族身分。”

配合今年国庆月,袁怀绍透过专访表达自己对马来西亚人民团结的见解,以及在族群与宗教问题纠缠难解下,一个开明开放的社会应该以何种面貌呈现。而自认是“中间倾右”的他,也曾经因为发表一些争议性的言论而被视为极端主义者,面对“政治人物才是破坏团结的主因”的尖锐提问,副部长又如何回答?

袁怀绍认为,沙巴和砂拉越是展现人民文化多样性及和谐共处的模范,而他希望这番景象也能在西马看到。
各族人民需更多对话

马来西亚族群关系多年来处于“稳定紧张”(stable tension)。相比其他国家的社会动荡,袁怀绍认为,我国人民在团结方面做得不错,但还需要努力继续加强团结精神及对大马人的身分认同,当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促进交集与对话。

据他观察,无论是社交媒体或是在嘛嘛档和咖啡店,经常可以看到并感受到民众社会普遍散播着负面情绪,尤其年轻人对民族团结的事情上表现得并不是很积极。

他认为,这是因为多年来各族依然生活在一种集体心态(communal mindset)之中,在校园或社区生活都较习惯与自己的族群交流,从而与他族容易产生陌生感、疏离感。

校园出现种族关系两极化

“我在90年代上小学时,就跟华印裔等其他种族结识成为好朋友,但当我上寄宿学校后,身边大多数是马来人,到了大学也一样,虽然有其他同胞也有外籍生,但校园出现种族关系两极化而缺乏互动。”

“有趣的是,当我到英国攻读硕士学位时,在国外的大马人都会自称是马来西亚人,而非种族优先。”他鼓励人民需从小在校园开始,继而在专业领域、非政府组织、社区、宗教领域等各方面展开更多对话交集,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

在袁怀绍眼中,我国羽球传奇李宗伟是大马团结“代言人”因为后者总以扛着马来西亚国旗为荣,以身为马来西亚人而感到骄傲。(档案图)
挂国旗实践爱国行动

提到国庆月的主题“大马一家,坚定同在”,袁怀绍认为这符合我国当下形势,即人民共同应对疫情和经济困境。而在种种挑战下,倡导国民团结并不一定得通过大型活动来展现凝聚力,对他而言,最基本又最简单实践的爱国行动,就是悬挂和挥舞马来西亚国旗——辉煌条纹。

“国旗是我们身分的象征,也提醒着我们是、我们在哪里及我们共同前进的方向。”

继7月30日布城举行的国庆月和挥舞辉煌条纹活动后,政府接下来的两大重要活动落在8月31日于吉隆坡默迪卡广场举行国庆日庆典,以及9月16日在马六甲举行大马日庆典。

除了参与庆典,他也呼吁民众可以在住家、餐馆、宗教场所、住宅区等地方悬挂国旗,这是最简单的团结象征。

各族生活已融合互依存

尽管大马仍存有种族隔阂,但若仔细观察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你会发现彼此之间早已形成一种密切而深刻的社会联系和自然默契。

他说,无论是在居住的甘榜或城市,各族的生活早已融合,更准确来说是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他举例,华社有强大的商业联系、印裔同胞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医界非常杰出、马来社群则是全国最庞大的消费者等,不管是社会交往还是做生意,我们必然会与其他种族互动。

“在我妻子生活的村子里就有一家华人杂货店,由于村里大多数是马来爪哇人,所以这位华人店家也会说爪哇语;我们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去经营生意、进行教育和社交,相互适应和平共处。”

他进一步解释,大马社会拥有一种超越宽容的“muhibbah”(亲善)文化,就好比邻居之间相亲相爱并不是因为不满而容忍,而是基于充分理解彼此的种族课题,懂得如何相处及对情况作出反应。

袁怀绍亲笔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字。
盼中文名字让大众熟知

为了加强与华社的联结,副部长起了“袁怀绍”的中文名字,意涵源自中国古代将军袁绍,希望借此让华裔社会认识他,也非常乐见反对党领袖倪可敏曾在政治演讲中经常提及他。

“我认同,华人文化语言与传统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为了更接近人民和我的选民,我需确保我的中文名字被大家熟知,就目前的反应来看,我很高兴人们正面接受了它。”

若可以,他希望所有(非华裔)政治领导人都该拥有自己的中文名字,以便更加容易亲近人民并在特定社群中得到认可。

政府人物仍玩弄种族牌

对于很多人都说,玩弄种族情绪的政治人物才是破坏大马团结的“罪魁祸首”,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摆脱种族政党和种族政治?

也是土团党青年团团长的袁怀绍回答:“这只说对了一半,当然,政客们可能造成这些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所有人也是涉及其中,似乎没有一个政党或政治人物可以免于打种族牌的问题。”

他说,从大选投票倾向可得知,一般人民的投票倾向大多还是基于种族选择,也很容易受到身分认同或宗教课题影响。

袁怀绍强调,政府推崇的“大马一家”拥抱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原住民、土著及少数族裔,任何人都不会被排除在外。(档案图)
难做到完全摆脱种族政党

他直言,要完全摆脱种族政党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像是公正党、大马民主联合阵线(MUDA)等其他党都尝试努力朝向多元种族路线,但都很难做到。

无论如何,他强调,即便选民的投票受到族群影响,这并不代表选民们不关心其他族群或国家愿景,因为当大家谈及国家发展及社会进步议题时,最终会更倾向于自视为一个整体,那就是马来西亚人。

此外,他不认为政治人物就应该为此对“种族”只字不提,而是取决于其动机和态度;虽反对玩弄种族政治,但不认为种族政党(如华基政党、巫基政党)对马来西亚繁荣来说是一种负资产。

“我会认为这是一种多元化的优势,重点是我们如何去管理这种多元化。”

“我不是马来民族主义者” 

身为团结部副部长面对的最大挑战?袁怀绍表示,由于他来自巫基政党,过去曾对多源流学校课题发表了引起争议的言论,这让大众对他在民族团结事务上抱有先入为主的判断,正是他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

“也许有人认为我是极右翼的马来民族主义者,但那不是真的,我是中右翼,也非常喜欢和我的非巫裔朋友交流。”

袁怀绍认为,大马人民在团结方面做得不错,并希望能继续深化融合,通过教育和社会活动进行更多对话。(档案图)
敏感课题可讨论非挑衅

国庆月前夕,不少涉及“族群宗教”的话题引起民间争议,包括刚结束的日本盆舞节和、10月举办啤酒节、马来史诗电影《Mat Kilau》、涉嫌侮辱伊斯兰的脱口秀表演等等。对此,袁怀绍认为,鼓励人民之间更多对话也包括谈论敏感课题,而不是避而不谈,扫到地毯下。

“电影《Mat Kilau》播出后产生很多争议和讨论,我觉得这是正面现象,我们公开讨论不是为了进一步分裂我们,而是把事情说出来放在适当的位置了解彼此的想法,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前进。”

他也提醒,敏感争议须以健康的方式去面对,以撇开对各族的污名化及偏见,但不是以挑衅的方式。

脱口秀非对话最佳方式

那么脱口秀表演算是挑衅的方式吗?

袁怀绍思考了一阵,说:“对促进民族团结方面而言,这不是一个进行对话的最佳方式。”

不过他强调,喜剧演员必须充分理解玩笑的界限,小心处理宗教课题,这取决于表演者的智慧慧。

“当然,涉及到这类问题时确实有很多灰色地带,所以更安全的做法是不要针对特定种族或宗教,你可以嘲笑政客、领袖等行为,用一种非常巧妙或相对温和的方式,让聪明的受众能够在字里行间听懂(笑话)。”

今年国庆主题为“大马一家,坚定同在”(Keluarga Malaysia Teguh Bersama)。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