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花踪

|
发布: 3:31pm 18/09/2022

第十六届花踪文学奖颁奖礼

第十六届花踪文学奖颁奖礼

花踪文学奖颁奖礼 | 评委高度评价参赛者 林文义:你们是最美的星月

第16届花踪文学奖的成绩已经出炉,由于疫情的关系,不克前来的决审评委通过视频为得奖者送上祝贺,而排除万难远道前来的决审评委代表在现场致词时,给予参赛者和得奖者极高的评价。

马华散文奖决审评委代表林文义表示,因为疫情的关系,评委们没有办法聚在一起,只能通过视讯讨论。

ADVERTISEMENT

【9月16日花踪颁奖典礼】决审评委代表讲话
林文义

他认为,马华文学从以前到现在一直保持人民土地意识,而在这次散文评奖过程中,他感觉大家所留下来、描写的都是马华在这里的生活、家族的辛苦,以及他们祖先在这里的传承。

“不管怎样,你们是今天晚上最美的星月。”

廖伟棠:打破对马华文学刻板印象
【9月16日花踪颁奖典礼】决审评委代表讲话
廖伟棠

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代表廖伟棠表示,20年前他因花踪文学奖而开始阅读马华文学,开始关注一些马华诗人和小说家,所以当重读这些作家的新作,还读到更多从未读过的年轻作家的作品,认为其实这是文学奖对于评委更重大的意义。

他认为,马华文学又到了新点的时刻,并且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的,像这次他看到的是大家一起努力地做出马华文学的拓展和凝聚。

这拓展体现在于作为海外的马华文学爱好者而言,打破了很多对马华文学的刻板印象,比如在黎紫书、牛油小生的作品中,完全没有了马华文学里常见到的:丛林的印象、政治的斗争、魔幻的表现手法等等。而是已经回落到平实、在我们身边但跟我们息息相关的内容,这种是内容的拓展。

另一种是形式上的拓展,比如辛金顺的诗集《国语》,他借“国语”来反思语言对于不同的族群是意味着什么;对于不同的认同,又意味着什么……慢慢离开了华语、国语,离开种种我们熟悉、甚至不熟悉的语言等等,去打通了各种语言对诗歌创作的洗涤。

而木炎的诗集则联通了整个世界文学史,我们一度以为世界文学史离我们很遥远,因为他作为一名香港的写作者也有同感。

摆脱参照式勇敢跨域

“我们在马华文学里写作时,尤其是写诗,就更为边缘的感觉时,我们总会心存一个参照式,总会想着遥远的中原、遥远的古代,古代的华语是我们的参照式。”

“但我们要摆脱这个参照式时,就要极大的勇敢和冒险精神,而冒险是有报偿的。”

他举例,比如牛油小生的小说,就能看到他尝试地去跨域,而且这跨域是很微妙的,很难去定义它是小说、散文还是书信,他把种种的题材圆融地混合在一起,但没有看到实验小说那些拼贴的晦涩和沉重,反而看到的是很轻盈,很都市和当下的感觉。

“因此,这次给我们评委带来高度的愉悦,我看到马华文学的前景富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在等待着我们。”

谢裕民:马华文学应走出经典
【9月16日花踪颁奖典礼】决审评委代表讲话
谢裕民

马华小说奖决审评委代表谢裕民表示,与另一评审黎紫书都认为,花踪马华小说作品好像有致敬的传统,所以出现类经典的现象,例如:类黎紫书、类张贵兴、类黄锦树。题材方面,则多是马共、雨林、新村或五一三事件。因此,这些作者的文字用力过度,可能是因为使用的不是自己擅长的文字。他们认为,马华文学应该走出经典。

来自新加坡的他指出,身在美国的黎紫书和中国的徐则臣早于7月份进行线上评审会议。颁奖典礼前,大会播放会议剪辑短片,其中谢裕民点出参赛作品字数9998字的应是删得刚好。他在台上风趣吐槽主办单位把那片段截取播放,好话反而都被剪掉,引来全场欢笑。

林福南:武侠小说核心是侠义
【9月16日花踪颁奖典礼】决审评委代表讲话
林福南

马华武侠短篇奖复审评委代表林福南分享3位复审评委心中的武侠小说精神。其中,曾毓林和李英华都认为核心是“侠义”。“侠”是夹在中间的人,游走在黑道、白道之间,还上有天道,下有无间道。他们身上有功夫,有态度,该出手时一定会出手,能出手时绝不犹豫。

林福南则认为此次作品非常健康,缺了一味“咸”味,没有重口味。有情的,一点色的元素都没有,健康过了头,让人有点遗憾。

另一特别的味道则是港澳台中都没有的南洋味。很多参赛作品看到汉丽宝、汉都亚、汉折拔,他们彷佛吃着一把金钢剑,还有作者安排了马来短剑与中国功夫交流。这些场景都丰富了参赛作品的内蕴。

他分享,曾毓林另外提到网络也是江湖,刀光剑影,但是有武没有侠。林福南相信这也是花踪增设武侠小说奖的目的,弘扬侠义精神。

曹疏影:入围诗作各有独门武功
【9月16日花踪颁奖典礼】决审评委代表讲话
曹疏影

马华新诗奖决审评委代表曹疏影致词时透露,很荣幸看到不同的语言质地、词语表达的诗作,向她讲述心事、思考与孤独。她认为,花踪马华新诗奖把四处分散在这块土地的作品聚在一起,传递给更多人。

在她看来,每一种口音都有自己的身世,就像每一首好诗都有它独特的且可以捕捉世界的词汇表。“语言与文字自在的状态,是多样化的,不会是从上而下的规定。就是这样的状态才是诗的利器。”

她点出,入围的10首诗作有各自的气场和独门武功。她看到作者力图处理的各种主题:历史、家族、性别、爱、异乡、身分、都市里的劳工和远方的社会运动。“这些诗始终能在当下备受关注的各个议题的夹缝和缝隙里,关注到只有诗这种题材能够捕捉到的暧昧与灵光。”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