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晋30日讯)一名女士突然收到一次性密钥(OTP)短讯,怀疑信用卡被盗用,5分钟内致电银行要求终止交易,惟还是无法阻止信用卡被盗刷1万8000令吉。
惊讶“超额”交易照通过
更让吴姓女事主惊讶的是,其信用卡额度是1万7500令吉,但“超额”交易依然通过。她事后向金融服务申诉专员署投报时,该单位却指她向第三者透露一次性密钥,导致交易完成。
ADVERTISEMENT
吴女士对金融服务申诉专员署回应感不满,向砂行动党主席兼实旦宾区国会议员张健仁投诉。
张健仁今日在相关银行外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说,吴女士今年6月13日晚上约8时10分,接获信用卡2笔交易的一次性密钥短讯,2笔交易各9000令吉。她顿时紧张万分,致电友人求助。
“友人建议吴女士马上联系银行热线服务,她当下也这么做,与银行通话时,要求终止2笔交易。”
不解未透露OTP 仍被归咎
惟,吴女士隔天到银行查询时,被告知2笔交易均已完成。她随后向金融服务申诉专员署投报,该单位认为她有向第三者透露一次性密钥,因此有关交易是她个人责任。
张健仁说,吴女士清楚记得事发当晚,她没接获任何来电,只在接到一次性密钥短讯后,致电友人及银行。因此,金融服务申诉专员署指她有向第三者透露一次性密钥,令她纳闷和不解。
他前天亲自到有关银行办事处,聆听吴女士事发当晚与银行的通话录音记录,在13分钟19秒通话中,吴女士没表明有向第三者透露一次性密钥。因此,他认为金融服务申诉专员署的裁决不符合逻辑。
张健仁质疑银行热线作用
他今日致函国家银行、金融服务申诉专员署及相关银行高层,列出吴女士所涉案件的不寻常之处,包括吴女士接获一次性密钥短讯后,短短5分钟内致电银行热线要求终止交易,但还是徒劳无功。他质问,若银行热线无法阻止可疑交易,那该作用是什么?
“吴女士信用卡额度是1万7500令吉,但2笔交易各9000令吉,加起来已超额,银行怎能允许交易完成?”
张健仁说,国家银行日前指示银行取消一次性密钥措施,改用更安全方式验证交易。这表明国家银行也承认一次性密钥措施有缺陷,无法有效保障银行客户。既然如此,在吴女士案件上,有关银行应承担吴女士的损失。
“站在受害者角度,任何一笔损失都让他们感到痛心,银行应该正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