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人物

|
发布: 10:00am 30/01/2023

旅行

小说

人物

周若鹏

詹宏志

读书

林福南

跟访詹宏志/我们读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报道:本刊 梁馨元、摄影:本刊 林德成
跟访詹宏志/我们读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詹宏志在紫藤茶原所举办的智慧晚宴中聊“知人识世读小说”,阅读能让他对这个世界有新的理解。

并不困难,只要心中有一个题目,读20年必然会有结果,人只要有够多的20年。”

他打从一开始便说:“我已经是一个过去很多,未来很少的人了。”

ADVERTISEMENT

那晚,台湾著名作家、PChome Online网路家庭出版集团兼城邦文化创办人在吉隆坡邵氏广场的紫藤茶原,茶余饭后般聊起了“读书”这回事。一桌儒雅的晚餐下来,奔波两天的他不见倦容。

“You are what you read,我们读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他说。家乡在台湾南投的他,国小毕业后把民众图书馆三四个书柜的书都读完了,他形容自己来自一个文化一无所有的地方,到享受过无数文化乐趣,就是因为读

跟访詹宏志/我们读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除了写,詹宏志也是一个会煮爱吃之人。一早,紫藤文化集团创办人林福南(左四)、苹果旅游创办人李桑(左二)与他在阿喜肉骨茶边吃早饭边聊食髓知味的世界美食——非洲Mopani炸蠕虫,或是在主食虾上摆了几只酸蚂蚁,蚁酸的作用仿佛柠檬提味。
人带着“包裹”出生,是试图突破局限

人的轨迹在出生时已被决定,尽管可能花个二三十年从原本的身分挣脱出来,但人始终没有太多时间。然而,“读小说可能让你经历100种人生”,其实也像他从旅行中得到的意义——可以短暂地做另一个人。

人生下来必会存在于一个时空之间,对于其他时空生活内涵的理解需要想像与体会——这是出生给我们的“包裹”,也是某种程度的局限,旅行就是试图突破这个局限。

跟访詹宏志/我们读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在无拉港紫藤茶仓度过一个茶香满溢的午后,林福南与他讲解茶的性情与种类,二人也聊起新时代茶人的挑战,以及咖啡与茶的对抗。

因而詹宏志不喜欢有计划的旅行,他说:“旅行团就是用一个家乡,包裹起来去一个异乡。导游说着熟悉的语言,有人为你讲解沿途的地标,旅行最后变成符号与视觉了,身体缺少与陌生地对抗的机会。”然而他也认同旅行总是需要帮忙,好比旅途中所居住的旅馆,那是一个“通用”(Universal)的空间,有熟悉的床褥与方便的厕所,它的存在即是让旅客无论去到何处都能适应。

正因如此,旅馆与每个地方的原生形态有别,当我们选择利用了某些东西来消减旅行的艰难,便难免与之产生了隔阂。旅行即是把自己丢在陌生环境之中,可以看到和家乡不一样的农村与稻田,更重要的是“不能把你的食味经验当成唯一的认知,必须练习去理解别人的滋味以及生活作息。”

跟访詹宏志/我们读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泡茶最重要是水滚茶靓。图为慎昌老茶庄的六堡茶,老茶喝起来有一种养在深闺的沧桑味。
即使是荒岛时刻,小说告诉我们不要怕

把自己抛掷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也像极了他在分享会上谈到的“鲁滨逊式荒岛时刻”。《鲁滨逊漂流记》在1719年首次出版,他形容这是一本“时至今日读者没有间断,作者也没有消失”的著作,甚至产生了“鲁滨逊式”的故事。好比《神秘岛》《蓝色珊瑚礁》《火星任务》等都是类似的命题,然而究竟为何有人愿意一而再地读与写?因它探讨的其实是人根本的恐惧。

人的生活,极其仰赖分工合作的社会,他说:“如果有一天文明弃我而去,这是一个根本的恐惧。”若放得更小来看,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鲁滨逊时刻,那不是在荒岛才有的荒岛状态,而就活生生在日常中——来到一个谁也不认识的新工作岗位、新婚后两人从零开始重建的家庭,还是身无长物地去到了异地念书……“小说就告诉我们不要怕,每个人在这种荒岛情景,即使是用一种笨拙的方式,也有能力重建社会的文明”。

有些故事里的鲁滨逊,虽然仅剩下一盒火柴,但凭他对火的记忆与应用,也有能力重建文明,那便是他所拥有的文明记忆与遗产。故事里的5年,其实就是现实社会的万年。

跟访詹宏志/我们读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旅行对他的意义,是能短暂地成为另一个人,并尽可能接受当地的饮食习惯。
我们只能“重读”一本书

当詹宏志还小,作为一个没有太多经验的读者,他很常为在孤岛求生的鲁滨逊着急,并以为一切都是真的。直到有一天他才知道这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到了50岁重读时已能知道他在岛上其实能过得很好,并发现这并非只是荒岛求生的纪事,而是重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他的荒岛奋斗,其实就是文明进展的预言。

这似乎也印证了他所说的,“读书不是书本身,而是人生经验与书的对话”,人生经验倒过来会让你理解这本书,并且书是需要重读的。纳博科夫这么写过,“我们不能读一本书,只能‘重读’一本书,一个优秀读者只能是一个反复读者”。

他缓缓地解释,“人一秒或许能看见一张画的全部,接下来一分钟就可以看到笔触、颜色、构图等细节。但人没有一种感官能力一次看到一本书,要掌握它,非得再看它不可”。

看想看的书,而不是“该看的书”

隔天在逗号咖啡馆的对谈,有读者就问了詹宏志,相传他一天能读一本书,到底如何办到?

詹宏志笑着说,“没什么方法,只要专心坐在座位上很快就能读完啊!”他在远流出版社当职业编辑的时代,一年出版400本书,一屋子三十几位编辑,办公室里他是唯一读完400本书的人。但现在工作形态变了,需要抢到时间才能读书。

“我最担心的是读书被某些人神圣化或妖魔化了,使它变成压力或倒胃口的东西,如果书是娱乐,还会乐此不疲,好像年轻时读武侠小说会舍不得看完。”读书要找到乐趣,那就会去找想看的书,而不是“该看的书”。

跟访詹宏志/我们读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在逗号咖啡馆“文学与咖啡”对谈环节,与大将出版社同仁合影,左起林明志、周若鹏、詹宏志、马保靖。

而提及阅读速度的提升,速读的训练便是方法之一,但“眼睛可以很快,理解不一定能快”。好比康德的哲学理论著作,单单两页就要花好几个礼拜去思考——不是看得多快,而是理解可以有多快。理解的快慢,终归与经验的总量有关系。

信息若无结构,结构就要在心

小时候,詹宏志生于农村,暑假期间在田野中放鸭,要花时间等鸭子吃浮萍。间中,他就会读起姐姐给他带回来的莎士比亚剧本。有一次读到“flute”一词还不晓得那为何物,去到书店找了英汉字典,大概知道那是中世纪时期的一种乐器。每隔10年,他因接触了不同的工具书或人生经验,都对这一个词有更深的理解,逐渐掌握了它的声音、材质、外观,一个具体的长笛才真正成型。

在网络还没发生的年代,为了搞懂一个字可以花上20年的时间;如今网络的便利使年轻一代所拥有的知识更丰富,但他反问:“人们求知的动力还像以前那样强烈吗?”

这也是新时代中阅读所落入的处境。现在,一个人要见多识广不一定需要书,我们能选择用别的方式完成,但这些信息不一定有结构。“年轻人读到的知识多,但要让这些知识排队站好产生一种力量,我疑心他们没有我年轻时读书所受到的训练。因为我读的书都有头有尾,今天的信息仿佛一本没有目录的书,且每一页都好像散落在地面,没有编码,这是今天阅读的处境。”

面对这样的处境,他认为如果接收的信息没有结构,结构就要在心。知识生产的方式起了变化,教育也应该跟着起变化——在大学教育中,把各种文献统一成“概念”是论文书写训练所培训出来的能力,然而他认为这种训练应该放到更早,再让学生去接受各种讯息。

至于什么类型的书能引起詹宏志的兴趣?他答,关乎历史、社会命运、生物在演化史中的位置、人的行为等,这些题目都有可能打动他。然而,从他的书架上很难看出研究的类型或科系,因为“问题本身没有科系,当人开始着手处理才形成了科系,我是被问题所吸引的”。

跟访詹宏志/我们读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分享会后,他尝一口山门茶寮团队所冲泡的咖啡,就说:“酸度高,浅焙,阿拉比卡对吧?”
身体是更根本的学习工具

书与书相连,詹宏志常常通过书去追踪不同的课题,在阅读过程中除了能溯源,也能读到一件事情的发展轨迹。好比讲述旅行经验的作品,能追溯到16、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后来叙述者开始有意识把旅行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旅行文学。

然而其中的分支好比飞行文学时至今日已经消失,因为飞行来到今天已无“经验”可言。“19世纪初飞机刚出现的时候,驾驶飞机与骑摩托车是一样的,没有仪器辅助,头曝露在外并且身体能感觉到温度。驾驶者能看到星光、云雨,那是有经验的,所以才会有《风沙星辰》或后来像《小王子》那样的作品。”现代的飞行于他而言只有起点与终点,中间是一场空白,文学似乎就消失在一个工业的架构里。

跟访詹宏志/我们读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詹宏志在紫藤茶原所举办的智慧晚宴中聊“知人识世读小说”,阅读能让他对这个世界有新的理解。

所谓经验,即是用身体去感受,因而身体是一种更根本的学习工具,所有体验若没有与身体产生连结,都是表面的。

他说,任何新知识都是新可能,这是旅行的价值。看得不同,会想得不同;想得不同,亦会看得不同。身体本身便有一种独特的学习能力,那与依靠理性与符号文字的阅读来得不同——阅读中作者与读者像是投手与捕手的关系,通过不断变换理解的位置,尝试去“接投手所投出的球”,最终达成一个“协议”(come to terms);我们称之为理解的过程,效率高,但内容相对稀薄。

然而,用身体学来的则全然不同。他说:“所有花力气去锻炼身体某种能力的人,他们的世界观都会改变。比如学瑜伽的人,就会衍生出专属的世界观。通过身体的改变,感觉理解到的事物也改变了。”身体与理解有关,也与理解内容的底层有关。

没有日期,也就没有结束

詹宏志的《旅行与读书》是一本没有照片的旅行纪事,读者难免好奇,要如何去想像当下的场景?他笑说:“有了这张照片,我就不用花两万字去描写19粒寿司啊,用了那么多文字的力量解说,就不需要用图片来重复。”另个更内在的原因是,任何照片一段时间就会过时,“不管是什么衣服,10年后看起来都是可笑的!”

对他而言,如果这本书不但没有照片,连日期也没有,便无法得知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既然没有了时间的概念,也就永远不会过时。“我希望它没有时限,很多年后看起来还是如初。所有永恒的书好比《圣经》都是长这样,没有日期,也就没有结束。”

相关文章:

女蜘蛛侠诺玛丽雅西迪/冲破性别偏见,我要挑战全球最高楼
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导演杨紫烨/得奖不意味着是一件好事
台湾作家林文义/散文是致自己的情书
林丽娟导演/藉电影与佛法修炼人生
经济学家沈联涛/低调做事,潜心研究金融危机
香港中文版《挪威的森林》翻译者叶蕙/最好的翻译,是在读的时候没有翻译腔
人生下半场给兴趣做减法 陈亚才乐当印度教文化推手
大马媳妇Norico/生活不尽完美,还好有诗与插画安放心灵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