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1日综合电)根据研究机构彭博NEF周二发布的报告,去年对清洁能源超过1兆美元(约4.26兆令吉)的投资,有史以来第一次有望超越化石燃料的支出。
世界最大碳排放国——中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能源转型投资国,遥遥领先居第2位的美国。
ADVERTISEMENT
俄乌战推动增长
报告指出,对可再生能源、核能、零排放汽车或回收项目的投资去年总计达到1.1兆美元(约4.7兆令吉),相当于化石燃料的支出。这比上一年增长了31%,这是第一次投资总额以兆计。报告指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起的能源危机推动了这一增长。
彭博NEF全球分析师艾尔伯特.张表示,“清洁能源技术投资处于超越化石燃料投资的边缘,并且不会回头。”
全球投资总额近半在中国
全球投资总额的近一半在中国,尤其是在钢铁回收以及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行业。
德国保住了第3的位置,主要是由于相当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但海上风电协议的减少导致英国的投资下降了接近五分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是最大的投资领域,为4950亿美元(约2.1兆令吉),其次是电气化交通项目。
研究人员表示,除核电外,所有其他领域都达到创纪录的投资水平。
许多国家增加化石燃料投资以加强能源安全的现实,亦促成了能源转型技术的发展。
欧盟风能太阳能发电量首超天然气
能源智库Ember周二在另一份报告中称,风能和太阳能的电力占欧盟电力的22%,首次超过天然气(20%)。水力发电和核电仍然占欧盟电力的最大份额的32%。
尽管这具有里程碑意义,但能源转型技术的支出必须立即增加两倍,以实现为应对气候变化到了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的目标。
习近平: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
中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
另一方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在主持加快中共中央政治局建构新发展格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
据新华社消息,习近平在会上指,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使中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
习近平强调,要统筹扩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并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在投资部分,习近平指出要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他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他表示,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同时要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