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拉登嘉楼3日讯)“光是猝然一动或惊吓,就足以让我孩子的骨头骨折,更别说摔倒了。”
诺哈雅蒂对《大都会日报》说,7岁的儿子莫哈末拉依汉出生时便患有软骨病,直到目前,她预计儿子已骨折超过50次。
ADVERTISEMENT
现年40岁的她说,每隔一两个月,儿子的手臂、大腿或肩膀一定会骨折,并表示这三个部位非常敏感及容易骨折,即使儿子只是猝然一动或对周围环境感到惊吓。
“莫哈末拉依汉首次手骨折时,他才40天,由于他还非常年幼,我当时非常紧张。
“现在烦恼少了一些,因我已经知道孩子的骨头容易骨折,但我还是很小心,避免同样的事情重演。
“莫哈末拉依汉上一次骨折是在一月份,每次骨折,我都会带他到瓜登苏丹娜诺查希拉医院接受治疗。”
她说,由于孩子的骨头非常敏感且已骨折,孩子目前无法上学,她每天将孩子带到缝鞋棚里,在身边陪伴她。
其残障人士丈夫贾马鲁丁4年前因心脏病去世后,诺哈雅蒂便成为一家之主,从事缝鞋工作,以应付日常开销及房子的租金。
她说,每次孩子骨折后,她将孩子在送院前会先包扎骨折的部位,并表示孩子能如常与他沟通,每当骨折时都会被疼哭。
“但这个病没有药治疗,我必须像婴儿一样照顾我的儿子,因莫哈末拉依汉不能自己吃喝,需要喂食他,他也不能走路。”
她说,最明显的是手臂骨折及骨头软,以至于发生碰撞或猝然一动时,同样的部位可以再次骨折。
她曾带孩子寻求传统治疗以修正骨折,但类似事件在孩子骨折时仍发生。
“还好我可以缝鞋,至少孩子时时刻刻在我眼前。”
她说,社会福利局已前来探访及了解孩子的问题,并建议她让儿子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学。
但她表示,由于孩子的病情复杂,一旦失误可导致骨折,而她需要工作维持生计,令她陷入两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