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银行因为巨亏加之将全球经济拖入泥潭而饱受公众指摘。
如今,全球许多地方的银行家又成了公众的眼中钉。但这回不是因为亏钱,而是因为赚的太多。
ADVERTISEMENT
似乎除了存款利率以外所有东西的利率都在升高,存贷利差的扩大使银行获得了丰厚盈利。在通胀加剧引发生活费危机,各国中行限制经济成长之际,从伦敦到首尔,多国政界人士将怒火转向银行。
虽然愤怒程度好像还没到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部分是因为在当前经济周期阶段,存款利率仍然缓慢上升),但有迹象表明政治和监管压力将开始产生影响。
在澳洲,4大银行中的3家在国库部长呼吁将调查存贷利差的两天后提高了基准存款利率,幅度超过平常水平。
韩国金融监管机构也宣称要检查银行利率和银行家奖金,韩国总统尹锡悦本月批评斥责银行享受所谓的“金钱盛宴”。
在伦敦,有人讨论对银行业征收暴利税。
纽西兰中行总裁奥尔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提醒全体银行,他们一直非常迅速提高抵押贷款利率,但存款利率落在了后面,银行利润率因此坚挺。高存款利率是鼓励储蓄的关键,这可以帮助消除通胀压力。”
印尼银行客户的经历就是一个极端例子。一些贷款的利率甚至比5.75%的政策利率高出4.75%。一家银行的利差高达11.99%,就连印尼总统佐科威和货币当局都忍不住出言干预。
存贷利差扩大
澳洲国库部长查尔默斯本月要求消费者监管机构调查存贷款利差问题,并在12月回复报告。该国总理阿尔巴尼斯本周末形容存贷利差高的令人完全不可接受。该国4大银行中,有两家提供的网上储蓄账户利率仅为0.85%。相比之下,该国的基准利率为3.35%,可变住房贷款利率约为5%。
虽然存户可能感到沮丧,但投资者表示,这是银行老板在利率上升周期的典型行为。
Atlas基金管理首席投资员戴维表示:“几千年来,每当利率上升时,银行总是非常快地就会把利率转嫁给借款人,但存款利率就提高的相当慢。”
戴维认为,银行没有揽储动力,因为在疫情期间人们把大量钱存在银行,所以银行流动资金泛滥,根本不缺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