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10日讯)中共二号人物李强预计周六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成为总理。作为总理,李强将是中国的头号官僚,领导国务院,对经济政策行使广泛权力。一般认为,63岁的李强将继承一个政治地位和直接权力都被削弱的职位,但《纽约时报》引述分析人士说,李强也许会比他的前任起到更大作用,虽然不一定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李强是习近平的浙江旧部。习近平2002年至2007年主政浙江时,李强在2004年被提拔为浙江省委秘书长,成为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大秘”。习近平成为中共领导人后,李强的仕途一路高升。李强今次获得晋陞被指很可能是因为习近平认可他的忠诚。
ADVERTISEMENT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有人认为,李强对习近平高度忠诚,因此在推行改革方面,李强可能会获得比李克强更大的活动空间。
报道指,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由于习近平不需要提防李强夺权,因此可能会在更大程度上对李强下放权力。
而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爱利西亚赫雷罗则称,“国家机构改革”是习近平确保他控制所有权力的最直接方式,导致留给李强独立运作的空间“非常小”,同时直言,李强与习近平的亲近“只意味著他会比李克强更服从。”
李强在经济重要地区如上海,浙江省和江苏省担任领导人的经验,让一些人对他将推出有利于商业的政策充满希望。但他缺乏在中央工作的经验,这可能会让他更多地依赖于习近平的继续支持,因此不太可能提出不符合最高领导人意愿的政策。
英媒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去年11月中国出现大规模反封控抗议浪潮后,李强是加速结束清零政策的幕后推手。尽管他面临着国务院作用减弱的局面,但是一些评论认为,他比前任李克强更受习近平的信任,所以更有影响力。
彭博社报道,龙洲经讯公司中国研究副主任克里斯贝多尔说:“决策可能会变得更加以习近平为中心,灵活性降低。”
贝多尔认为,从根本上看,总理的角色会有多大的影响力取决于习近平。
周六李强预料将毫无悬念接任总理之位,而现任总理李克强、政协主席汪洋近几天未出席全国人大第二次及第三次全体会议,引起关注。
李克强星期日(5日)人大开幕上发表任内最后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时间大约1个小时,因此被外界戏称“上台十年载,下台只有一小时。”
中共二十大后,尚未到退休年龄的李克强、汪洋不但卸任常委,而且也不在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之内,这次中共全国两会之前,他们也没有“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说明已是裸退。
李克强、汪洋、胡春华被视为团派代表人物,在这次两会高层换届后,团派人马全部出局。
李克强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权力最小的总理。有评论认为,李克强的谢幕具备几个重要的指标意义,除了是团派走下历史舞台,也意味国务院正式沦为党中央的“办事机构”;李克强与汪洋“裸退”,被视为象征邓小平改革开放初期的市场开放与政改彻底被终结。
而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评论指出,随着李克强卸任,中共技术官僚理政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
柏林出版的《日报》发表评论称:“李克强当然也不是什么民主派改革家,而是一名党的忠诚战士。不过,同意识形态色彩浓重的习近平相比,李克强倒是一名推崇自由经济、务实的技术官僚。多年来,经济学专业出身的李克强一直试图将中国的高增长率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为高质增长的内需型经济。然而,不断下滑的经济增长数据显然无助于他成为新闻人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