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的公交系统才是这个困境的出路。把公交系统打造成有效率的出行选项,吸引公众乘搭,方能纾缓交通拥堵。当局须连接公交系统的第一里和最后一里路,建构一个完整网络,让公众从出门到搭上捷运∕轻快铁,至抵达目的地,都能轻易完成,而不是卡在第一里和最后一里路,等巴士等到花儿也谢了。
ADVERTISEMENT
配合布城线第二期捷运正式开通,首相安华捎来好消息:从本月16日下午3时至31日,公众可免费乘搭布城线捷运。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公共交通网络获进一步提升。
必须承认,这些年来政府并没有忽略公共交通的发展,捷运网络不停延伸,连接更多地点,为人民提供便利;然而,同样不容否认的是,公共交通系统依然问题丛生,为人诟病。结果,公交系统使用率偏低,道路上挤满私家车。
目前公交使用率少于20%,与政府设下的40%目标,仍有相当大差距,要达标并不容易。
对城市居民来说,交通阻塞早已融为日常的一部分,上下班高峰时段路道拥堵是一种常态。虽则如此,面对漫长的车龙、寸步难移的交通,驾车人士依然会怨声载道。
就个人层面而言,交通堵塞浪费了个人的时间,制造负面情绪;在宏观角度来说,这更是一种资源的消耗,影响社会整体效率。而站在环保的角度,大量汽车排放的废气,更是对空气造成污染,有必要改善。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社会,复杂的关系纵横交错,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并不仅关乎乘搭的便利性,也会间接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
要解决问题,得厘清现况。根据去年资料,大马注册车辆总计约3300万辆,几乎和我国总人口一样多,如此一来,交通阻塞就似乎“顺理成章”,没啥好奇怪的。
对于交通拥堵,各界早有议论,方案也端出来了,包括征收“交通拥堵费”、兴建更多道路等等。
其中,专家们唱好“交通拥堵费”,认为这是减少城市交通阻塞的最佳措施之一。新加坡、英国伦敦、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意大利米兰,已实施这项措施。
然而,在他国奏效的措施,在大马未必行得通。大马属于中等收入国,许多驾车的中产阶层已被高涨的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再加多一项“交通拥堵费”,无异于雪上加霜。再者,也得考虑到其他交通选项的问题,驾车得付“交通拥堵费”,不自驾的话又没有完善的公交系统替代,这教驾车人士如何是好?
至于兴建更多道路的方案,不提也罢,因为这只能短暂治标,无法治本。车道多了,更有利于自驾出行,结果就是涌现更多汽车,又再挤满车道。土地与空间有限,车道总不能无限增建。
完善的公交系统才是这个困境的出路。把公交系统打造成有效率的出行选项,吸引公众乘搭,方能纾缓交通拥堵。当局须连接公交系统的第一里和最后一里路,建构一个完整网络,让公众从出门到搭上捷运∕轻快铁,至抵达目的地,都能轻易完成,而不是卡在第一里和最后一里路,等巴士等到花儿也谢了。
除了连接网络,公交系统的硬体维护、班次的频繁度也须受到关注。
另外,改善交通问题不仅可惠及国人,也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完善的公交网络,可为游客提供便利,提升他们的旅游体验。
既然建构完善的公交系统能带来诸多好处,当局实在没有理由慢三拍,让漫长的车龙继续延长下去。
欣慰的是,政府已成立解决交通阻塞问题的内阁委员会,以更全面及完善地改善我国交通系统。我们期待委员会端出可行方案,让国人挥别交通拥堵的梦魇。
别再说交通拥堵是繁华的象征,国人只是不想塞在车龙中,无奈地任由时间流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