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01/05/2023

巴生

庙宇

神庙

周刊专题

柴埕

咸水柴

红树木材

金门村

金门人

【大城小镇/02】小小柴埕,香火旺盛

报道:本刊特约 张欣薇、邓倩惠 摄影:本报 黄冰冰 部分照片:李丽萍提供
【大城小镇/02】小小柴埕,香火旺盛
在最兴盛时期,巴生柴埕有三百多户人家,却有二十几间神庙。

在最兴盛时期,有三百多户人家,却有二十几间的密集度,恐怕在国内很难再找到第二个。

这里有延续金门家乡信仰的妈祖庙、关帝庙、三忠王庙、王爷庙、土地公庙,还有几座深具本土特色的拿督公庙,例如船头拿督,这还真的是我第一次看到、第一次听闻的拿督庙。

ADVERTISEMENT

据说那是因为居住在柴埕的乡亲,多以打鱼、砍为生,每天要摇着舢板出海,所以都会在船上供奉船头拿督,祈求出海平安,一帆风顺。

整个柴埕的范围,大概就是一万多平方米,但根据《2015年柴埕计划报告书》记载,自21世纪起,柴埕区大大小小共有23间神庙,这些延续自家乡的信仰,对于身在外地的异乡人而言,既是精神上的寄托,也是心灵上的慰藉。

■柴埕庙宇小导览

【大城小镇/02】小小柴埕,香火旺盛

| 镇海天后宫(妈祖庙)|

镇海宫是目前柴埕地区最重要的大庙,供奉妈祖娘娘。

据说在1960年代,柴埕有一公司老板的女儿,精神忽然出了状况,种种症状看起来像是中邪,还会无故起乩。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快一年,有一天,这个女孩又无故起乩,还跳到其父亲的船上,嘴里念念有词指称某处“浸水了”,说是妈祖娘娘想要上岸。

人们一听,便慌忙到处检查,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供奉在船舱内的三尊神像,已然被海水浸泡了多时,但一直没有人察觉。经过这事件后,该公司老板便为船上泡了水的妈祖娘娘,在岸上建一座小小的木构妈祖庙,附近从事咸水柴产业或讨海为生的居民,都会前来祭拜这位专门保护海上讨生活人民的妈祖娘娘。

目前镇海天后宫正在整修,预计明年竣工。

【大城小镇/02】小小柴埕,香火旺盛

| 北辰宫 |

拥有超过60至70年的柴埕北辰宫,由第一代柴埕居民从金门带香来此开始祭拜,原本只是一间小木屋,如今该宫已拆迁,且也经过改建成为单层建筑。

根据了解,北辰宫内原本只是祭拜三忠王,但在数年前,居民请示主神后,接受了从别的庙里迁徙而来的神明赵子龙。每年农历九月十六日是三忠王的神诞,神诞仪式开始的前一周,神庙工作人员必须先到附近地区插上路旗,一直插到路口,让附近的人们都知道神诞近了。

【大城小镇/02】小小柴埕,香火旺盛

| 张天宫 |

35年前落成的张天宫,主要供奉法主公——张圣君,以及萧公和洪公,3位为结拜兄弟。

至于张天宫建庙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当地居民王良伟自小身体多病难养,7岁时,原来在十二拿督公庙里祭拜的法主公“神旨”要他当乩童,但被王良伟的母亲百般阻止,一直到王良伟18岁那一年的某夜,他忽然被法主公乩身。

当时,王良伟的兄长正在巴生港口,用对讲机通知在柴埕的工人说他的船故障了, 快要沉入海中。法主公乩身(王良伟)在柴埕画了3张符,当场焚烧后把灰撒进海里,兄长在巴生港口的船只随即便停止下沉,人也安然回来。

此事发生后,王良伟的母亲为了答谢法主公的保佑,打造了一座法主公金身放在十二拿督公庙里祭拜,并许下承诺会为法主公建一座庙,让王良伟当乩童。

后来,王良伟的母亲在1987年过世。过世后,她透过金门会馆伍德宫的邱王爷乩身,传达了要为法主公建庙的愿望。王良伟及其兄便迅速开始策划,于1988年农历正月十五动工,四月廿八日将法主公请入张天宫。

【大城小镇/02】小小柴埕,香火旺盛

| 灵凤庙 |

柴埕的灵凤庙,祭拜来自金门的朱府二皇爷。

据说金门朱府皇爷的源起,是某天金门的金宁乡漂来了一段很粗的树干,各个村子的人都前去想把树桐抬回村里当建材,但只有西浦头的村民成功抬起树桐。当村民把树桐抬进村里,树桐旋即掉落在一个地方,众人便再也抬不起了。于是村民便以树桐就地雕刻成5个皇爷像,并在该处建了一座庙,开始祭拜朱府皇爷。

柴埕第一代居民杨朝虎从小在金门便是朱府二皇爷的乩童。十七八岁从金门西浦头来到马来亚时,他随身带来了一撮朱府皇爷庙的香灰。来到柴埕前, 曾在新加坡及巴生甘榜关丹(Kampung Kuantan)停留过,最后在结婚前落脚柴埕,也以从金门带来的香灰为源,在此地建了分庙祭拜朱府二皇爷。

【大城小镇/02】小小柴埕,香火旺盛

| 太明宫 |

柴埕的太明宫由旧时柴埕唯一的船厂老板庄文和所建。

60年代,有一块浮木从巴生河上游漂流而下,漂到柴埕时卡在了船厂老板庄文和的一艘船只引擎中。根据当时柴埕人的想法,从木头幻化而成的神明,其实应该算是“拿督公”,不过庄文和在检起浮木时,曾向朱府二皇爷的乩童问事,朱二皇爷即封了该拿督公为“出巡将军”。

这块浮木后来被雕成一尊将军像,庙也取名为祭拜“出巡将军”的太明宫。

【大城小镇/02】小小柴埕,香火旺盛

| 船头拿督 |

太明宫右前方数十米处,有一座比较简陋的庙,庙额为“船头拿督”,庙前有两艘简单的舢板,庙内没有神像,也没有神龛,台座仅供着5个牌位,由左而右分别是“拿督娘娘”、“拿督公”、“沧海拿督”、“船头拿督”和“十二人拿督”。

至于这座拿督公的来历与何时兴建,目前仍无从考察。

据说居住在柴埕的乡亲,在乘坐舢板出海时都会在船上供奉船头拿督,祈求出海平安,一帆风顺。

【大城小镇/02】小小柴埕,香火旺盛

| 关帝庙 |

关帝庙原本是柴埕建记板厂里的一座小神龛,但建立该庙的是工人还是老板,目前已无法获得证实,只知道当年,凡在厂里工作的工人都会到关帝庙祭拜。

庙址原本是巴生河边的沼泽地,1980年代时,被柴埕人用铁渣土填起,变成了坚实的土地。旧的小庙原本只祭拜一尊关帝像,新的关帝庙则新增了观音娘娘和张圣公,在前墙左右方也新建了黑白无常的灵位。

关帝像手拿书本,前方供有关刀,代表此关帝庙是文武庙;一般武关帝多为道上兄弟或生意人在拜,而文庙则属家庭祭拜。

【大城小镇/02】小小柴埕,香火旺盛

| 马基督拿督公庙 |

据柴埕居民口传,柴埕的马基督拿督公庙是目前柴埕最老的庙,相信已有接近百年的历史,但马基督拿督公是怎么样开始被祭拜的,已无从考究。

每年农历六月十八日是马基督拿督公庙的神诞,当天主要的重要仪式为下午两点“放兵”、3点半犒军、4点“收兵”、傍晚六点半送天公、晚上8点到11点送大士爷。

【大城小镇/02】小小柴埕,香火旺盛

| 十二拿督庙 |

紧邻在北辰宫左侧,有一座十二拿督公,庙宇殿前摆着一只香炉,殿内神座上供着三大九小共十二尊神像,有红脸、黑脸,有黑须、白须,其中以左手拿元宝、右手持神器的神像占居多。

至于该庙如何建设而成,根据当地居民王良伟聆听父亲王国缘说,在他们搬到柴埕前,柴埕人就已经在祭拜十二拿督。

不过,根据了解,十二拿督的名号并非从原本的小木屋就已有记载,而是后来起乩时才问出来的。

据说这十二拿督是殖民时期前,在此地战死的马来武士及其随从(兄弟)。十二拿督姓名分别为Tun Datuk Haji Keramat、Tun Datuk Keramat、Tun Datuk Samsudin、 Datuk Rahim、Datuk Arfarudin、Datuk Haji Samid、Datuk Tungku Haji、Datuk Abu Haji Samid、Datuk Ardullad Mustahak、Datuk Anuari、Datuk Sahri,以及Datuk Abu。

【大城小镇/02】小小柴埕,香火旺盛

相关文章:
【大城小镇/01】破落的柴埕,承载金门人拼搏的故事
【大城小镇/03】繁盛不再,人迹稀少,再造柴埕寻出路

延申阅读:
【小镇故事/01】马接──被水坝改写命运的新村
【小镇故事/02】马接古早味,看见传承的力量
【小镇故事/03】爱喝茶──开垦茶园创立自家茶品牌
【小镇故事/04】守护母语,留住特姆安族之根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