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读者观点

|
发布: 12:00pm 22/05/2023

逃税

税收局

逃税

税收局

何诚信.抓逃税大鳄不能以守为攻

何诚信

管中窥豹,破产者尚可如此,那么志在者,更当然不会做茧自缚,把全部资产一五一十的写到自己名下了。因此等到逃税者购买与收入不符的房产才出手,抓到的恐怕也只是一般的小鱼。要抓逃税大鳄,还是要另辟蹊径,出奇招制敌。

缴纳税务是一个公民责无旁贷的义务,当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避税则是允许的,只不过更多的人却是违法逃税,也因此和逃税者的斗法,始终没有终篇章节。

ADVERTISEMENT

最近内陆税收局首席执行员莫哈末尼宗就透露,该局拥有一份不时更新的百大达官显要名单,这些人即便今天逃税或少缴,但只要他们购买资产,税收局便能有所行动。

这显然托今天先进科技之便利,政府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将每个纳税人在税收局的户头,和彼等在银行的账号进行链接,以致一旦他们购买房子或汽车等资产时,税收局便可以从中进行监督,一旦发现这些纳税人名下的资产及其生活水平出现不符状况时,税收局就会展开调查。

税收局的做法固然说是坚守岗位,然而却要等到这些“漏网之鱼”购买资产时才有所动作,则未免有点“守株待兔”,守旧且不够主动。其实大家都知道在购买房产时,都需要进行更名手续,而一旦房产价值和收入出现“差距”,就会被税收局“盯上”,这些“达官显贵”自然就更深明其中之道。

因此“除非纳税人不买房不买产,否则不论任何的资产注册,税收局都必能找上”的说法,在理论上没有毛病。但既然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购买和平时纳税数额无法匹配的资产,就必然会招来税收局的“关注”,这些“聪明”的达官显贵,又岂能毫无这方面的觉醒?

如果这些人本就有违规逃税的话,那么他们在这方面当然就会倍加谨慎小心,不太可能会明目张胆的用自己名字去购置大屋豪车。按照税收局首席执行员莫哈末所说,税收局是根据这些人的净资产来鉴定百大名单;也就是说是依据他们所拥有的公司股权和资产来鉴定。然而有不少富豪的个人资产在公布后,往往让人惊讶其财产居然没有想象中的多。里头的原因就在于一般富豪都有团队在替他们处理财产及股权事务,他们可以通过股权分拆,或是成立家族基金会等种种方式,来稀释自己名下的财产,却又可以仍然控制着整个企业的操作和财富。

当然这种说法并不是在浇税收局冷水,只是我们以为在抓捕这些逃税大鳄时,还真的是不能用以守为攻的方式,等到对方有所动作时才试图后发制人。事实是工薪阶层才是无所遁形的一群,所有资产、投资和车子等大大小小的产业,都只能是放在自己名下。相反的,我们见到不少富豪在宣布“破产”后,却仍然可以豪车代步,餐餐大鱼大肉,生活过得一如既往,个中关键就在于他所享用的一切都不在其名下,只是“朋友的招待”。

管中窥豹,破产者尚可如此,那么志在逃税者,更当然不会做茧自缚,把全部资产一五一十的写到自己名下了。因此等到逃税者购买与收入不符的房产才出手,抓到的恐怕也只是一般的小鱼。要抓逃税大鳄,还是要另辟蹊径,出奇招制敌。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