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微屏.绿潮卷至,怎么办?



6州选举很快就到了,而这次会掀起“绿潮狂澜”或只是“绿潮余波”?
ADVERTISEMENT
没有人能笃定给予答案,但肯定的是绿潮在6个不同的州,会有不同程度的力度,冲击希盟和国阵首度联手应对的选战。
希盟和国阵联手在吉打、槟城、吉兰丹、登嘉楼、雪兰莪和森美兰应战,将是一次“重大的考试”,测试不同种族的选民对于希盟和国阵化敌为友后的反应。
上期在此专栏中写了《火箭和巫统来到这一天》,一如所料引起一些网民的恶意批评,有些人就是不喜欢看到评论作者写出事实,有些人甚至说如果团结政府倒台了,就是评论人误导大众造成的后果,要不然就是指责评论人是希盟和国阵的敌对阵营支持者。
评论作者只是提出思考的空间,没有这么大能力可以阻挡绿潮。
就如选民只能去投票,支持自己属意的联盟,却没有能力去改变选举后,哪个政党会共组政府。
欧洲许多国家长期都发生大选后没有单一政党拿下足够的议席组成政府,而必须寻求其他理念比较接近且可以合作的政党共组政府。大马在第15届大选后首度发生这样的局面,而最近举行大选的泰国,也面对类似情况。
希盟和国阵在这样的情况下共组政府,因政治需要一起应对伊斯兰党和土团党。如今面对6州选举,更需要选民的支持。
绿潮卷至,能怎么办?
非巫裔选民可能因为害怕绿潮,而把选票投给团结政府,即不看政党,只看联盟。有些人就当作是“闭着眼睛投票”,但也有人选择放弃投票。
而巫裔选民也一样,他们或只看联盟而不看政党,只是他们的投票选项比较没有后顾之忧,即使是绿潮卷至,他们感受到的冲击,还是不比非巫裔强烈。
选民能做的是投票,或者不投票。而投不投、投谁,就看这些联盟和政党的“动作”所可能掀起的效应。
希盟和国阵要如何保住本身的“基本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们必须采用不会让“基本盘选民”反感的策略。
希盟和国阵不适合在6州选举共用竞选标志,毕竟两者只是因局势变化而在国家元首建议下合作,因此在州选中始终还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进行适度的合作比较妥当,“过度用力”可能只会弄巧反拙。
尤其是行动党和巫统,都不适宜为对方“过度热情的拉票”,使用的字眼要更谨慎,争取选票时应侧重于团结政府与绿潮的政治方向的差异,把焦点放在带动经济、国家建设和昌明大马理念在人民需求方面的体现。
ADVERTISEMENT





热门话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