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泄露用户电话号码 Telegram成诈骗集团最爱




(八打灵再也3日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近年来网络诈骗案层出不穷,诈骗分子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电子邮件、通讯应用程序等进行欺诈行为,其中,Telegram就成为了诈骗集团的最爱。
《大都会日报》报导,网络诈骗目的是骗取人们的个人信息、财务信息或金钱,骗子通过各种手段,如假冒身份、虚假投资、欺诈销售、勒索软件等进行诈骗。
ADVERTISEMENT
报导称,Telegram会成为诈骗集团的首选平台,是因为它的应用程序不会泄露用户的电话号码。
此外,Telegram用户也可以在不需要提供电话号码情况下,对自己在该平台上的身份(ID)作出更改,且不受限次。
因此,政府为了打诈,必须与该平台的运营公司配合,以阻止诈骗案件持续的发生。
然而,数字通讯部长法米透露,该服务提供商似乎不愿意与政府合作,配合政府一起解决诈骗问题。
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SKMM)目前正在研究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估,以便在近期内向政府提出建议。
大马网络消费者协会(MCCA)主席西拉加里尔在接受《大都会日报》访问时指出,该平台不只成了诈骗集团的首选平台,同时也是诈骗分子之间交流的选择。
“由于Telegram对用户信息和个资保密,很难限制对电话号码的追踪,因此诈骗集团把该平台建立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中心。”
“该平台的隐私系统,用户可以选择在Telegram上隐藏其电话号码,同时还可以阻止Telegram帐户使用者获得更多的讯息,当中包括了电话号码。”
根据马来西亚皇家警察的数据和记录,自2019年至去年7月,网络犯罪造成的损失超过20亿令吉,其中包括通过Telegram应用程序进行的捐款。
它还涉及各种形式的网络犯罪,如在线购物、虚假贷款、在线投资、澳门骗局、非洲骗局、短信诈骗以及其他各种骗局。
根据来自马来西亚皇家警察的数据和记录,执法机构在这4年中已逮捕了3万3147名嫌犯,其中2万2196人因各种罪行被控上法庭。
根据马来西亚马来人消费者协会(PPMM)主席阿菲其沙林的说法,很多案件被转交给该协会,显示大部分罪犯是通过Telegram平台进行诈骗。
他提到,其中有人被在Telegram上提供的各种虚假投资计划所欺骗。
“当问及(关于投资提议的)信息来源时,他们会说是在Telegram上获得的。”
“我们都知道Telegram消息系统使用的是用户ID,而不会公开电话号码,而这也是该平台运营者隐私政策的一部分。”
“因此,执法机构很难追踪到该ID背后的主谋,尽管这并非不可能,但是却有它的难度,进而延误法律程序的进行。”
他建议政府重新审视对该平台的使用条件,因为有些国家采取了严厉措施禁止使用该应用程序。
“基本上,我们不希望限制任何形式的技术传播,但我们也必须考虑它带来的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巫裔消费人协会主席(PPMM)莫哈末阿菲沙林表示,他们接获许多民众遭诈骗的投报,大部分受害者都是在Telegram平台被骗。
他指出,诈骗集团会利用该平台发送许多讯息,然后再引诱民众上当,因为Telegram和其他平台相比之下,无需曝露任何的电话号码。
根据数据,从2019年开始到至今,大马不停有受害者遭受网络诈骗,累计的诈骗金额已超过20亿令吉,而每一年的诈骗金额高达5亿令吉,且数目每年还在持续增加。
“除了Telegram平台,它还涉及各种网络犯罪形式,如在线购物、虚假贷款、在线投资、澳门骗局、非洲骗局、短信诈骗以及其他各种骗局。”
根据大马皇家警察的数据,在这4年来,警方已经逮捕了3万3147名嫌犯,而当中就有2万2196人因各种诈骗行为被控上法庭。
ADVERTISEMENT





热门话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