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3日讯)科学工艺部长郑立慷表示,我国已掌握把燃油车的内燃机(ICE)驱动转换成为电能动力的电动车(EV)之技术,并通过了陆路交通局测试,接下来准备提呈国家科学理事会,以及寻求内阁批准使用。
呈科理会寻求内阁批准
他说,在电动车逐渐盛行之际,该部开发的其中一个高效能项目,正是致力研究将传统车辆会引发环境污染的内燃机动能改装变成电动车,这也是他的部门在电动车生态中所扮演的角色。
ADVERTISEMENT
他坦言,即使拥有了技术,也需要达到规模经济,即实现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
郑立慷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说,根据程序,当陆路交通局测试过关后,便解决了技术层面问题,跟着进入政策层面,提交到副首相拿督斯里法迪拉领导的国家科学理事会,最后是有待内阁拍板。
放眼发展氢能产业
他披露,该部旗下一家机构与一家运输公司合作,将一辆电动型的卡车改为氢电混合动力,并放眼进一步扩大到300辆卡车。与此同时,与中国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合作项目,已制作了氢能发电模型,接着需要研究应用在公共设施如政府诊所和民众会堂上。
他说,氢能源被视为替代能源和干净能源,虽然尚未普遍化和形成使用规模,却备受看好且拥有巨大发展潜能;同时,我国也有条件晋身成为氢能出口国行列。
他表示,我国通过峇贡水坝掌握到绿氢的能源技术,在东盟可谓处于前端的领先地位,有的国家仍处在研究蓝氢阶段。
郑立慷说,氢可以由水分解获得,按生成过程分为绿氢、蓝氢、褐氢和灰氢,由太阳能、水力或风力发电分解出来的氢,属于绿色能源的绿氢等级,若产生碳排放,比如煤炭发电,就不能成为干净能源,甚至列为褐氢或灰氢。
他说,利用太阳能电解出来的气态氢可以像桶状煤气般,供储存应用;液态阿摩尼亚如同汽油般收藏起来,再经过电解为氢气就是燃料了;氢也可以固体形态存在。
他提到政府的愿景,不只把氢能源作为替代能源,而是希望发展成为氢经济体系,比如延伸到氢燃料汽车、加氢站和提供氢能技术支援等;由于未普及化形成使用规模,成本不免高昂,况且获得政府津贴的汽油非常便宜,故此用来取代燃油仍困难重重,还要跨过一道道门槛。

探讨发展稀土下游工业
郑立慷指出,在霹雳、吉打和彭亨发现拥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稀土,政府希望别只是停留在输出矿土而已,而是赋予附加价值发展下游的稀土工业,并探讨进行稀土精矿分解与洗涤(cracking and leaching)程序的可行性,惟暂时还没有定案,并交由天然资源、环境及气候变化部制订框架。
他强调,政府不会在短期内仓促落实,必须事先经过专业咨询、接受环境局和原子能执照局严谨评估、稀土所在地点是否处于对环境敏感,比如水处理区、森林保留地或人口密集地带,还有许多的层面包括安全性的考量,才决定是否开采与投产。
他说,在国内提炼稀土,就要探讨处理废料方式,除了设立埋毒槽,另一项通用做法是将废料安置到开采的矿洞内。
他披露,我国发现的是低辐射量,即少过于1贝克(Bq)的轻稀土;政府目前的隐忧是面对60项连同稀土在内的非法采矿活动。
联邦州政府须协调
郑立慷表示,稀土牵涉到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权限,必须协调;他也证实,副首相拿督斯里法迪拉主持的国家矿业委员会会议触及稀土课题,当时霹雳州是由州秘书拿督阿末苏艾迪代表出席。
他指出,政府认同稀土工业的重要性,其潜能巨大,包括应用在再生能源如风力发电、电动车电池、储存太阳能的电池上,因此,我国必须善用这项资源,如果日后在霹雳州丹绒马林推动的高科技汽车谷(AHTV)吸引到电动车的电池生产商进驻,就可使用本地稀土原料了。
他说,在稀土工业上,莱纳斯只是从澳洲运送原料到来加工的业者而已。
不再展延莱纳斯迁厂期限
郑立慷表示,随着原子能执照局在4月28日听证会上拒绝莱纳斯撤销执照中4项限制条件的申请,政府为免影响全球的稀土供应链,他于是根据现有法令赋予的权限作出最后决定,将迁出稀土精矿分解与洗涤程序的期限延至今年杪,意味着从明年起再不允许这项工序在我国进行。
他强调,政府并无跟莱纳斯达成协议,而是法令阐明部长的决定为最终决定,连内阁和首相都不能再更改这项行政决定,因此不存在再延长的可能性。
谈到莱纳斯接下来在我国的运作模式,他说,原子能执照局批准莱纳斯更新3年营业执照,惟莱纳斯日后是把经过稀土精矿分解与洗涤的半成品送过来我国,再制作成品;至于在这项程序所产生的辐射性废料,也是交由负责工序的原地处理。
“稀土精矿分解与洗涤是一个会产生辐射性废料的工序,问题症结在于澳洲提供矿土,并在大马提炼与留下废料,由我国承担,成品却转售其它国家。”
郑立慷说,我国法令阐明,凡超过1贝克辐射量的物体就要受到原子能执照局管制,而这些废料的辐射性已在管制范围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