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罗士打5日讯)稻农协会(PeSAWAH)今年4月开始,纷纷接到来自森美兰、槟城及吉打稻农的投诉,指供应商提供的劣质稻种无法在水中发芽,而执法和监督软弱间接导致过去3个季度,因种子短缺、气候不稳定等因素,影响稻米收成,令稻农意外地蒙受亏损。
该会组织秘书阿都拉昔今日发文告说,类似事件已并非第一次发生,包括该会4年前已提出获选公司售卖劣质种子的问题,但是都不见成效。
ADVERTISEMENT
他说,通过该会观察发现,部分卖给稻农的是已经超过3个月的老稻种,新的稻种却无法发芽。
“除了劣品质的种子,也会发生种子供应短缺且价格昂贵的问题。没完没了的投诉,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而且,投诉后也没有人理会。”
供应商轻松获数百万津贴
他说,每个季度,这些供应商可从政府的津贴中轻松挣到数百万令吉,因为不管稻种品质如何,这些公司依然会向政府索取津贴。
他促请政府发出更多执照,允许包括农民组织、合作社、中小型企业,甚至一些有收藏稻种的农民等,合法出售稻种。此外,种子的津贴可通过固本或现金方式,直接交到农民手中。
稻农协会也促请执法单位召开会议,进一步商讨及定出有关建议的实施细则,避免农民继续被这种不公的固打机制戏耍。
此外,他提及森美兰部分稻农至今仍未收到天灾农作物援助基金,以及仍有部分来自霹雳的稻农,未收到国家稻米公司(Bernas)的特别援助金。
“天灾农作物基金旨在协助上季水灾,因农作物被摧毁而受影响的农民,本季干旱天气也可能影响收成,援助金该提前备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