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封面头条

|
发布: 8:22pm 06/06/2023

独家 | 气候致歉收 进口额不足  未来数月恐陷米荒

李成友 /独家报道
封面头条///气候致歉收 进口额不足  ​未来数月恐陷米荒
市场日渐面对白米不足压力,商店的米架也明显腾空。(李成友摄)

(吉隆坡6日讯)由于近日因气候因素使国内稻谷歉收,除了引发本地米价酝酿上涨外,也因国家稻米公司(BERNAS)没有及时应急提供足够的进口米缓和市场需求,导致批发商和消费者面对白米短缺的情况日益严重。

陈瑞法:建议开放进口米配额

大马米粮批发商公会会长陈瑞法今天联同多名理事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说,如果白米市场失衡的情况不及时解决,国内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陷入白米荒危机,从而令许多人“无米可食”。

ADVERTISEMENT

他说,要解决危机,国家稻米公司必须采取应对措施,特别是考虑开放进口米配额来应对本地米不足的问题。

米粮批发商配额跌50%

他指出,目前国内的米粮市场供应链主要由两大单位负责,其一是国家稻米公司子公司,另一个是米粮批发商公会。

他强调,近日白米歉收,供米粮批发商会员的配额已明显锐减,从原本每个月的1万5000吨降到7500吨以下,跌幅超过50%。

他说,这种情况已令米粮批发商的白米库存告急,最多只能应付未来几个星期的需求,有很多超市和便利店陆续出现售罄情况,又没有新进的白米可卖。

陈瑞法认为,国家稻米公司作为唯一拥有准证的进口商,应该负起责任,确保国内白米供应充足及稳定米价。

“公会的立场是希望稻米公司进口更多白米,同时提高配额发放给米粮批发商。白米是全民重要的粮食,绝对不能出现供应短缺现象,引发消费者恐慌。”

封面头条///气候致歉收 进口额不足  ​未来数月恐陷米荒
马来西亚米粮批发商理事因本地米粮供应告急,向本报发出呼吁,要求农业部介入协助。右起为郑汉钦、杨三九、陈瑞法、周景光、林卯顺及周树正。左一为本报记者李成友。(黄冰冰摄)
杨三九:白米顶价逾15年没变

大马米粮批发商公会署理会长杨三九指出,本地白米属于统制品,顶价是每公斤2令吉60仙,10公斤装是26令吉,1吨为2600令吉。

不过,他声称,现在米较公司卖给批发商的价格已是1吨2500令吉,加上本身要负责包装费、运输费、人工薪金等,几近无利可图。

他说,政府应调整白米顶价,毕竟2令吉60仙,已维持了超过15年。

他坦言,米粮批发商的会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会员约有150名,活跃会员不到100名,而国内的米较厂,目前民间拥有的米较厂从原本100多间减少到40间,由国家稻米公司拥有的米较厂也从原本的20间锐减到10间。

封面头条///气候致歉收 进口额不足  ​未来数月恐陷米荒
雪隆地区多间超市和便利店,陷入“空库”情况。(李成友摄)

杨三九说,他本身在米粮批发事业整40年,这次看到国内的白米供应情况,令人感到特别担忧。

该会商务林卯顺说,国内白米市场需求每年约120万吨,本地生产量只够应对65%,另外35%必须依靠进口米,包括特级白米和糯米,进口米主要来自泰国、越南、印度或缅甸等。

这位适耕庄人民碾米厂有限公司董事经理说,针对近日引发的白米供应和生产技术问题,该会已照会农粮部副部长陈泓缣,希望他能提供协助,尤其是促使国家稻米公司正视米粮供应失衡的情况。

出席者尚有该会财政周景光、副财政周树正及福利郑汉钦。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