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活力名家

|

豪古一派

|
发布: 8:30am 06/06/2023

粽观世界

甜咸粽

甜粽

彭成毅

唐南发

碱水粽

烧肉粽

粢饭

驴打滚

蜂蜜凉粽

黄米粽

豪古一派

端午

端午节

屈原

粽子

林家豪

林家豪/粽观世界

作者:林家豪
黄米粽口味淳厚,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的生活气息。

近日在社交软件上陆续浏览到的相关广告,提醒了我节已经近在眼前了。还记得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这个粽叶飘香的季节都临近期末大考。上课或温习到头昏脑胀的我,每次经过校路边售卖粽子的小摊时,总是充满期待,却又往往失望而去。

为什么会失望而去?因为校园内售卖的粽子基本上都是北方的枣泥粽那一类,实在非我所好。那一刻在死磕笔记的我,恨不得左手一个,右手一个,双手沾满粽叶上渗出来的油脂,那叫一个幸福。

ADVERTISEMENT

那几年最难忘的,就是其中一年的端午节,正好身处北京的兄特意骑车来到北大,加上老弟,我们三人在校园旁的粤菜馆大啖裹蒸粽喝啤酒聊天,最后聊到店家关门休息了,我们还站在校门口聊至深夜,真是一段令人怀念的岁月。

粽子远早于传说出现

言归正传,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粽子的由来,以及介绍粽子口味的演变。

粽子、端午、屈原,在当今社会就如三位一体,密不可分,只要略懂中华文化的,基本都知道这三者间的关系。但实际上,粽子出现的历史远早于屈原传说的诞生,而历史上用粽子来纪念的人物也不局限于屈原一人。

傅抱石《屈原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有关粽子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晋时期周处所撰写的《风土记》。书中提及当时的东吴地区(今江苏省一带)在仲夏和端午的时候习惯食用一种用菇茭白叶包裹黍米并折成牛角状。这种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出现的食品被称为“角黍”,又名“粽”。后人引用这段记录时甚至提到,裹好的粽子就像天地未开、阴阳不分的状态,非常有趣。不过这时的粽子只是一种节令食品,还没与信仰、传说扯上关系。

最早将粽子和屈原联系起来的记载则是两百多年后的《续齐谐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南朝梁人吴均,成书年代距离屈原逝世已经超过800年。吴均在书中写道:相传屈原是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为了哀悼他,每年这一天都会把装满米的竹筒投入江中进行祭拜。但东汉建武年间,有一位叫区曲的长沙人在某个白天突然碰到一个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官职)的士人,对他说民众每年投江的祭品都被蛟龙偷去,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用楝叶塞住竹筒并绑上五彩丝线,因为这两种都是蛟龙害怕的事物。从那时候开始,世人就开始在五月初五那一天用楝叶和五色丝来制作粽子。由此可见,当时人们会制作粽子来祭拜屈原,但他们的粽子是直接用竹筒来装米的“筒粽”,与我们现在常见的粽子不同。

而在同一时期,又出现了一本《荆楚岁时记》,书中提到荆楚地区(今湖北省一带)会在五月初五举办龙舟竞渡来纪念屈原,但同样的习俗在东吴地区则是用来纪念沉尸钱塘江的吴国功臣伍子胥、在越地(今浙江绍兴一带)则是纪念孝女曹娥或越王勾践。反而粽子则成了夏至那一天的必备食品。

历史上粽子的“甜咸之争”

随着历史的发展,角黍和筒粽逐渐演变成以各种植物叶片包裹的美食,并结合屈原传说,成为我们现在熟悉的版本。但唯一没有定论的,就是粽子究竟该吃甜的还是咸的,“甜咸之争”至今还在年年上演。

其实,粽子是很委屈的,毕竟最原始的粽子是没有任何馅料的。最初的粽子是用黍米,后来才发展成使用晶莹透亮的糯米。黍米,俗称黄米,是中国古代五谷之一,也是古代中国人主要的粮食之一。虽然当今的粽子皆以糯米为主流,不过在山西、陕北一带,仍保留的传统。当地人习惯将黄米和红枣包裹成粽子,煮熟后香软粘韧,带有红枣的回甘,食用时可沾白糖或蜂蜜。

的出现非常早,目前已知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北魏时期。当时的粽子中会加入蜜、枣和栗肉作为馅料。到了唐朝,甜粽更是成为高尚的宫廷美食。唐朝有一种著名的宴席叫做“烧尾宴”,是士大夫升官时用来答谢皇恩及宴请同侪的高级宴席。根据流传下来的食单中,就有一道名为“赐绯含香粽”的佳肴,食用时淋上蜂蜜。因此,陕西关中地区如今依然有一种叫做的著名小吃。

蜂蜜凉粽。

到了宋朝则更加精彩,红枣、柿子干、核桃、红豆都可以做成甜粽的馅料。大文豪兼美食家苏轼曾经写过一句“时于粽里得杨梅”,粽子里有杨梅为馅,又酸又甜,应该是一种消暑佳品。不过到了明清时期,甜粽则逐渐失宠,五花八门的咸粽逐渐成为许多地方的主流。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口味,大多数时候可以笼统概括为“南甜北咸”,比如南方人爱吃甜豆花,北方人则爱吃咸的豆腐脑。然而,大家对粽子的口味追求却恰恰相反,南方喜爱咸肉粽,北方反倒流行吃甜粽。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主要是北方的主食传统上以面食为主,糯米和糖在以前都是比较难获得的食材,所以糯米为原料的食物大多是较精致的点心或小吃,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有机会吃到。

老北京著名小吃——驴打滚,就是以糯米粉和豆沙为主要食材。

在米食为主的南方,粽子不仅是节日特供,也是日常生活中不难见到的食品。既然是日常美食,有了碳水就要有荤素搭配,因此就出现了馅料多元化的咸粽。

老上海早餐四大金刚之一的粢饭。

篇幅有限,下一期我们来认识一下中国大江南北及马来西亚常见的粽子,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类似粽子的美食。

相关文章:

林家豪/历史上真实的西天取经
林家豪/这才是《清明上河图》
林家豪/消失的节日
林家豪/中国第一女战神
林家豪/横跨三千年的对话
林家豪/众里寻他千百度
林家豪/衣冠禽兽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