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马哈迪和慕尤丁再次合作,未让人感到意外,因为这建基于政治利益算计上。
先说马哈迪。他眼前已没有什么选项。要和希盟合作,被拒绝;领军祖国行动联盟上阵大选,又一败涂地。除了投向国盟的怀抱,已没有更好的选择。毕竟,国盟成功掀起绿潮,差点入主布城,实力可谓雄厚,与国盟合作,肯定能拉抬声势,或许还可借势往上攀。
事实上,若不是国盟支持马哈迪发起的《马来人宣言》,相信他很就沉寂下去,难以再成为焦点。
至于慕尤丁,虽说已看清马哈迪的政治实力,然而目前他需要结合一切可结合的力量,加强马来主义论述,以在6州选举中攻城掠地。马哈迪好歹也曾两度任相,在民间享有极高知名度,多一个人多一把声音助阵,到底是好的。
马哈迪和慕尤丁重新站在一起,再度印证了政坛的陈腔滥调──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因利益而结合,权宜结盟,不会谈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马哈迪和慕尤丁当然也深谙此理,眼前最重要的是,确保两方的合作,能带来政治效益,在州选中重挫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
算盘大概就是这样打的,问题是响不响而已。慕尤丁与马哈迪携手,能否产生一加一等于“二”,甚至多于“二”的效果?
慕尤丁领导的国盟,目前处于上升阶段,如朝阳冉冉升起,至于马哈迪则日薄西山,风光再好也已近黄昏,两股力量交集,要达到协同效应并不容易。况且,马哈迪在第二次任相期间砸坏了招牌,让他两头不到岸,流失马来人支持之余,也告别了华裔选民。
就此而言,马哈迪只能在造势、制造舆论等方面发挥一些效用,谈到实实在在地争取选票,恐怕是力有未逮。数一数祖国行动联盟在去年大选中获得的选票,就大略可知马哈迪仅剩的支持力量。
这一次合作也许是马哈迪在政治上的最后翻身机会。只要国盟在来临的6州选举取得佳绩,马哈迪就能重新擦亮招牌(且不论他有没有拉到选票,关键是,他与国盟合作,而国盟赢了),有机会再次翻盘。不过,若两方合作,国盟的选绩却不如预期,马哈迪就会输掉仅余的政治筹码,他日要翻身更难,要找合作对象,亦没有人了。
2018年,马哈迪在群众簇拥之下,再攀政治高峰,两年间就坠落谷底,个中原因,他应该最清楚。而今,他仍在政治途上作最后阶段的征战,幸运女神还会对他微笑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