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盛顿9日综合电)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周四宣告,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已到来,预料将在冬季持续增强。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极端天气,预料对脆弱的太平洋岛屿带来热带气旋、让南美洲下起大雨,并让澳洲及亚洲部分地区陷入干旱,恐影响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棕油和稻米产量。
NOAA气候预测中心周四发布的报告指,经历了3年的反厄尔尼诺气候模式后,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这代表天气将变得更加炎热,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极端天气,未来5年全球气温还可能会打破高温纪录,且有56%的几率发展成强厄尔尼诺。
ADVERTISEMENT
报告称:“随著整个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面温度高于平均值,5月已出现了弱厄尔尼诺现象。”
全球气温今明年料达新高
上一次厄尔尼诺现象是在2016年出现,当时世界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如今再加上气候变迁带来暖化,全球气温预计将在2023或2024年达到新高。
澳洲6日发布公告指出,今年有70%的几率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澳洲本周稍早警告,厄尔尼诺现象将使易于出现野火的地区更为温暖、干燥。
日本亦将今个有记录以来最暖的春季,部分归咎厄尔尼诺现象。
NOAA表示,当厄尔尼诺现象强度达到高峰时(通常是在北半球冬季),有56%的几率发展成威力强大事件,意味著东太平洋海面温度至少比正常水准高出摄氏1.5度,这可能在全世界产生从干旱到气旋等更强烈的影响。
美国太空总署(NASA)戈达德太空研究院主管史密特说,厄尔尼诺现像常在约略12月/1月达到高峰,因此强度届时将能得知,全球而言,印尼和澳洲可能会有更多干旱和大火,南美洲东部可能会有更多洪灾损失和极端降雨。
商品行情料将剧烈波动
厄尔尼诺现象的特色是太平洋海面温度高于平均值,可能导致全球商品市场剧烈震荡,而当前海面温度已特别温暖,可能造成潜在影响更大。上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是在2019年,再之前是在2014至2016年。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大幅推升商品价格,因为会在一些农作物生长区造成更极端的天候。在厄尔尼诺下陷期间,东南亚通常会高温且干旱,伤害农作物生长,澳洲则已警告小麦产量可能下滑。
专家表示,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影响印度和泰国糖的生产,并可能扰乱巴西的甘蔗收成。专家也认为世界第二大咖啡产国越南相关生产将面临风险。
厄尔尼诺现象也可能导致澳洲冬季作物产量从创纪录的高位下降34%,并影响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棕油和稻米产量;其中马来西亚供应全世界80%的棕油所需。
国际货币基金(IMF)2015年报告发现,在过去厄尔尼诺现象循环开始的头4季,非燃料商品价格上涨5.3%,油价涨13.9%。燃料价格会上涨,是因为在干旱时期水力发电量会减少,迫使各国更加仰赖化石燃料。
糖米价料再度攀高
巴隆金融周刊指出,未来几个月有特定商品值得密切留意,例如糖价在2015至2016年就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大涨,现在糖价已再度攀高,剧烈天后可能进一步拉高价格。彭博资讯策略师则认为,在这种环境下,稻米尤其值得关注,因为是上百万人的主食,也会成为通胀的重要驱力。
不过,厄尔尼诺现象通盛会减弱大西洋飓风季的威力,这通常会引发商品价格下跌,因为墨西哥湾的钻油平台和其他基础设施不必因为风暴而关闭,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受干扰的风险也较低,意味著全球天然气供应可能增加。
不过单凭此点,仍无法断言今年大西洋必定会很平静,因为大西洋的海水仍受人为因素的气候变迁影响,海水温度高,还是可能发展出飓风;事实上,预报员预测今年飓风的数量可能还会略高于平均值。
干旱洪水或影响6千万人粮安
此外,在厄尔尼诺现象期间,南美洲西海岸附近的冷水减少,使得从海底上升的养分跟著变少,渔获量也随之减少。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称,2015至2016年,极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干旱、洪水造成6000万人以上的粮食安全受影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