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家业父离世
生意渐拓展国外
提及父亲时,面带笑容的杨松发脸上闪过了一丝伤感。他表示,经营水粉厂时遇到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在接手不到一年后,父亲离世了。
杨松发原本是一名工厂的金匠,2016年1月15日辞工后回到家里经营水粉厂。自幼帮忙爸爸制作水粉的他透露,年幼时为了让制作水粉的工作变得更好玩一些,会使用水粉来写字,苦中作乐。
他表示,从事水粉行业让他的日常生活一成不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具前进行推拉的工作,或是包装成品,这些动作已经成了每一天的惯例,让他也不由得感叹生活。虽然如此,他并没有后悔当初接手水粉厂,只因他觉得,在外工作始终是帮别人打工,怎么都不比做自家生意来得好。
父亲自制道具加快制作
由于杨松发的父亲认为使用传统的挤水粉制作方式太过耗时,因此自行设计新的道具以加快水粉的制作。新道具让制作过程变得更快兼简单,一次可以制作出957粒水粉,但是始终是人手为主,所以制作过程依然缓慢。杨松发说,水粉订购后大概一年半,才能交货给顾客。
他指出,虽然有制作水粉的机器,但机器做出来的成品却不比手工制作来得美;他笑说,在阳光下晒干的水粉,有一种“阳光的香味”!
他表示,水粉厂的生意正在慢慢变好,在本地很受欢迎,也慢慢拓展到其他国家如台湾、香港以及美国。
制作过程繁琐耗时
水分纯天然成分制成
杨松发的水粉厂位于乡村,学记们必须沿着一条弯曲的小路走进去,再过一条小桥。到访当天下着雨,凉爽的空气夹杂着雨水味和水粉的香味。
幽默又健谈的杨松发悉心教导学记要如何制作水粉,还不惜冒着雨把学记们制作好的水粉拿到干爽的地方。
制作水粉的过程繁琐及耗时。首先,让碎米发酵一个月,每星期需更换一次水;接着就用机器把已发酵的碎米磨得更碎,再用纱布包起来吊着长达一个月,以达到清除水分的作用。
水分去除后,就在干的碎米上均匀地涂上一层水,把米浆制成粘稠的状态。然后,就使用杨松发自制的模具将米浆制成水滴状,曝晒在阳光底下两个小时即可。
喻成“传统SK-II”受年轻人青睐
水粉可说是多功能的天然护肤品,它可以有效对抗热肺菌和水痘,还可帮助去除脸上的油脂以防止青春痘的滋生。水粉是由天然成分制成的,没有任何化学成分,不会对皮肤造成敏感,杨松发还因此把水粉比喻成“传统SK-II”。
他透露,购买水粉的顾客以年轻人为主,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追求天然的保养品。但说到投身其中,他并不鼓励现在的年轻人被这些传统的事业束缚,他觉得年轻人应该勇于追求梦想。与此同时,他却不希望这些传统事业流逝,因此颇为矛盾,并将之比喻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他表示,支持传统事业的最佳方法就是购买他们的产品,若有人继续购买,或许传统事业就不会流逝了。
【学记感言】
看似简单却费心思制作
以往只是听说过古时候的胭脂水粉,却不曾见过,也单纯以为水粉是用面粉制造的。直到听了老板的详细讲解后,才发现真正的水粉和我们想象中差距甚大。水粉的原材料是米,一粒粒看似简单,却需要花费心思和耐心去制作。希望这一类的手工制作产品,能够得到新血的延续。
【负责人感言】
老板敬业乐业值得学习
说起这篇专访,记忆犹新,是篇“很有味道”的专题报道。老板杨松发幽默感十足,不只“调戏”长相俊秀的学记李宣恩指他颜值高,在说到自己每天的工作日常时更是金句连连,让访问过程笑声不断,大家长了知识,也收获欢笑。
学记们在现场一尝亲手制作水粉,做好的水粉一颗颗的躺在铁盘子上,就像自己亲生的孩子般惹人怜爱。老板冒着雨,把一盘盘水粉移去他处待干,那个身影让人感动。就算来访问者只是学记,老板的招待还是一丝不苟,这种敬业乐业的精神值得学记好好学习。
(策划/霹雳区学记负责人孔建莹 联合报道/霹雳区学记:PK1926 刘浩文 三德国民型中学 PK1947 曹家萱 打昔路国中 PK1956 江姿琳 昆仑喇叭国中 PK1963 孔怡令 培南独中 PK1982 彭安琪 和丰兴中 PK1986 李宣恩 金宝培元国民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