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台新闻工作者杜晋轩近日返马,并应我国数华裔青年团体之邀,于来临的周五在芙蓉举行一场演讲会,主题为“台湾白色恐怖下的马来西亚侨生”。
这个讲题,颇令人瞩目。对上世纪50、60年代的马来西亚侨生(这是台湾政府的称呼),实有温故知新之感。
对台湾正处于白色恐怖之后到台湾深造的学生,他们真难相信他们的学长与学姐们,当年负笈台湾时,国民党政府在“恐共症”的发酵下,对来自外国的“侨生”,仍然心怀戒心。
我和杜晋轩这位后辈是相知,他旅居台湾每次返马,必和我联络,真没想到他这次返国,竟选择在芙蓉主讲台湾白色恐怖如何待马侨生的课题。
在那个时代,当台湾正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时期,其中最令人关注的事件,莫过于5名年轻的男女大学生受拖累,而且皆因思想与行为左倾被逐离校门,并护送离开台湾。
很不幸的,这5名男女皆是来自森州某校的独中生。这次他到芙蓉来主讲台湾白色恐怖,相信他会谈到此事。
杜晋轩是通过考据官方资料准备出书时,把该份原属台湾官方秘件的资料副本交给我,我才晓得其中有两名学弟还是我熟稔的。
已经超过半个世纪前的历史,晋轩曾拜托我,希望我能找到他们。我的确曾见过其中两位,他们皆对有关陈年旧事婉拒再提。我了解他们此际的心态,谁愿意再谈此伤心事呢?
的确,当年国民党在丧失整个大陆后,在台湾人心惶惶,因恐共而在台湾制造了不少冤狱,不幸给一顶“红帽子”套下,劫数难逃。白色恐怖使岛民在战战兢兢下难渡日子,我也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
还记得有名在同时代赴台的大马侨生,因“亲共”而遭逮捕。他因案情严重,虽未被国民党枪毙,却被送到火烧岛长期蹲牢。待出狱后,人也老了,从此待在宝岛,不再返马。
文中的5名年轻大马侨生,最终虽因案情较轻而逃过一劫,仅被判离境遣送回马。其中有一位在当时是大二机械工程系的优秀学生,大好前途,由此而被断送!
我也应该感激晋轩,因我在那段白色恐怖时代毕业返马,却没想到国民党情治单位的白色恐怖魔爪也伸到海外。晋轩是在翻查国民党的诸多档案,竟然在国史馆的档案中发现“陈驹腾”这个名字。
他通过在大马的朋友而由台湾拨电给我,初次接到这名陌生人的长途电话,我大吃一惊。晋轩为了赶紧完成其著作,随后便来马与我相会,并送来有关国史馆的资料复印本。
我想了解本身所犯何罪,直到看完全文,才晓得自己所犯的是“文字狱”。在报章上经常写稿,在台湾的国民党官僚看了不顺眼,认为在国民党培育下的学生,理应不该写此类文章,我被列入“附共”,名字也进入国史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