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访者:陈愉恩
年龄:20岁
职业:大专生
爱好:阅读、听音乐
结束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的那年(2018年),就和其他中学毕业生一样,陈愉恩也在规划着升学前有3个月空档期的假期计划,要打工赚外快或来个短暂出游?
ADVERTISEMENT
难得的3个月假期,不能让它留白,所以她在父母的推荐及支持下,决定只身飞往沙巴,参与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BSBCC)的志工活动,展开另类且深具意义的旅程。
她是一个喜欢与动物相处的年轻人,比起只是走走看看、吃吃逛逛的假期旅途,能参与及学习保育马来熊的知识活动,更令她期待。
这也是她第一次踏足沙巴,飞赴与马来熊之约,为人生旅途留下深刻印记。


小型动物园初次相遇
陈愉恩对于马来熊并不陌生,年少时,她曾在大马半岛的一个小型动物园内看过马来熊,那是她们的第一次相遇。
“我看到围栏内有2只马来熊,从它们的面部表情来看,我觉得它们并不是很快乐、自由,围栏的空间很小,它们也就只能两相依。”
在她内心,明白马来熊若能生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应该会快活自在许多。
多年后,她和马来熊的缘分继续延伸,远赴沙巴,并且有机会见到自己心目中期盼的马来熊生态,不受干扰、约束,享受自由安全奔放的户外生活环境。
近距离观察熊初体验
这场志工活动,陈愉恩经历了许多的初次体验,清洗熊舍里的笼子、负责厨房工作、为马来熊准备各种食物、提供训练玩具以加强它们的野外生存技巧等。
志工之行,让她有机会近距离观察马来熊,觉得它们非常可爱,也对于他们体积、行为及习性等深感惊讶。
在这过程中,她更有幸参与2只成年雌性马来熊Mamatai和Diana的健康检查,进一步了解马来熊的健康需求。
“我最为享受为马来熊提供食物的时光,因为我能近距离看它们享用水果的过程。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难忘的经历,例如收集香蕉叶后陷入泥泞、因水患而跌入排水沟,甚至还曾被一块木头砸在脚上呢!”
与国内外志工成好友
除了与马来熊相处的共同回忆,陈愉恩在这旅程中,也认识了不少国内外志工,包括来自大马动物计划及环境教育有限公司(APE Malaysia)的志工。
“在那边,我和相识的好友Brandon及Ieda为小熊建造秋千。 ”
她开心道,志工都非常友善,彼此度过了愉快的时光;马来熊之旅的这批“团友”,虽然来自不同国度区域,但大家都有共同目标,就是守护濒危物种——马来熊。
马来熊所面临的种种威胁,包括了栖息地遭破坏、非法捕猎以及非法圈养,而马来熊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却是举足轻重的。


想念当志工“重游旧地”
志工活动为期2周,陈愉恩完成后便飞返槟城,但很快的,她又“重游旧地”,往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报到了!
为何呢?她说:“因为我太想念在这里当志工的日子!”
这一次,她参与的志工项目活动更多了,除了负责厨房工作及为马来熊制作训练玩具等任务,也有机会随中心创办人黄修德博士到拿笃进行外展计划,推动及提高有关马来熊生态的醒觉运动。
她说,外展计划包括到学校向学生讲解马来熊生态,以及为何会濒临绝种等,借此唤醒社区醒觉意识,提高大众对马来熊的认识,也了解马来熊所面对的威胁。
“在中心内,我也有机会向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有关马来熊的信息和知识,这过程也我让学习不少。”
了解饲养员付出努力
也因为第二次之行,陈愉恩更了解中心内职员及饲养员对马来熊的付出与努力,令她肃然起敬。
“中心内的所有饲养员都真诚对待马来熊,他们教会了我很多有关马来熊的知识。那段日子,能够与他们一起工作,为马来熊生态奉献点滴,我真的心存感激。”
这趟守护马来熊的短暂之旅,丰富其阅历之余,也期待能影响身边更多的人,携手为保育马来熊,开展更多实际行动。
当然,她也期待,再次有机会到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当志工的那一天!

知多一点logo
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
根据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的网站资料,马来熊也被称为“太阳熊”(Sun Bear),那是因为它们的胸斑,看起来犹如日出时太阳还躲在山后时所照射出来的阳光,而所有马来熊皆拥有这独一无二的胸斑。
该网站资料也指出,通过志工活动,志工有机会与生物学家和研究者学习和交流,并知道如何保育野生动物及其重要性。
志工也能够参与和了解训练玩具制作过程、马来熊拥有清洁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和观察马来熊的习性等。
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主要是收容从恶劣环境中被拯救出来的马来熊,让它们在该中心所设立的天然户外区里,学习各种在野外的生存技能,以及恢复自然习性。掌握了这些技能的马来熊,便有机会被野放,回到真正的森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