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挠、文冬9日讯)星洲日报基金会、佛光山、佛光会联合举办“送福到你家”活动,于1月3及7日先后到乌雪区和文冬新村,给450户贫苦人家送暖,祈愿大家有一个欢乐的新年。
每户受惠家庭获得一个福袋、一张棉被和一个50令吉的红包。
总值2万2500令吉的450个红包是由巴生慈善家同泰祥董事经理林培坤赞助。他认为,星洲基金会和佛光山的这项新春慈善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这个小小的红包能给长者和病人带来一点慰藉。
来自三大族群
乌雪捐赠惠及300人
在乌雪区的“送福到你家”活动的受惠者共有300户家庭,是由前国会议员、乌雪社区福利会主席廖书慧和其义工团队负责推荐贫困者及协助承办在地筹备工作。由于人数众多,加上乌雪区范围很大,就决定分别在万挠与峇当加里各举行一场捐赠活动。
星洲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在简单的捐赠仪式上致词时说,佛光和星洲选择在乌雪和文冬举行送暖活动,是因为这两个地区的贫困者比较多,希望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她指出,她知道廖书慧植根此区多年,并协服务民众,十分清楚贫困者在哪里,所以请她协助承办,并感谢她和团队的大力支持。

佛光文教中心副住持如行法师祈愿受惠者能安心的过一个好年,也他祝福大家来年生活更加如意。
廖书慧表示感谢星洲基金会和佛光山能到乌雪区送暖。她说,受惠者来自三大族群,让巫裔和印裔同胞也能分享华人新年的欢乐,真正实现“大马各族人民一家人”的精神。
参与捐赠活动者包括佛光会义工苏意琴、张福恬、潘志华及廖书慧团队义工:前市议员刘俊勇、林宝君、Kanagaraja、Rajen、Anis及葛尼村长林依恬。

文冬新村150人受惠
文冬的“送福到你家”的发放仪式在玻璃口新村雀友俱乐部会所举行。共有150名受惠者,其中145名主要来自文冬县6个新村的华人及附近地区的10名巫裔和印裔同胞,还有5名来自加叻新村的华人。
萧依钊在发放仪式上致词时说:“我和义工每年皆会来文冬扶贫至少两次。每次来都会为文冬许多贫病者的凄凉情况感到震撼和心酸,因此一直都把这些需要帮助者记在心里,在一些节日到来时,献上温暖的祝福。”
“助人的过程是一种生命教育的过程。 我们从中感悟到生命不能等待,助人要及时。”
她举例说,在去年6月,为了缓解疫情对贫病者的冲击,她和祝福文化基金会的义工到文冬捐赠“粮食礼袋”,其中一个来领取礼袋的是49岁的印裔残疾人士帕拉格斯。他因车祸失去了一只脚,只能捡纸皮维生,与母亲相依为命。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当时他告诉我们,他因为没钱缴清违规罚单共900令吉,所以无法更新三轮摩托车路税。他己筹到400令吉,希望我捐500令吉给他。我给了他1000令吉。没想到当天晚上他就突然病逝,他的母亲用我给他的1000令吉支付殓葬费。
“人生无常,生命有限,我们要活出生命的意义。在这方面,星云大师给了很好的开示:‘生命的意义,不是钻营谋利,而是布施奉献’;“一个人活着没有爱,没有慈悲,生命有什么价值呢?”
她感谢社工庄培华和她的义工团队大力支持和承办这次的慈善活动。
知宣法师促长者顾好健康
佛光山知宣法师吁请长者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健康,平时多运动,要动起来,才有活力,才能保持身体和头脑灵活。
她也勉励大家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庄培华感谢星洲基金会、佛光山和佛光会送暖到文冬。她说,这是文冬贫困者的福报,获得各慈善团体和组织的关心,体现了人间处处有温情。
她也感谢市议会惠借帐篷和椅子,使到活动顺利进行。
参与“送福到你家”活动者包括近30名佛光会和雀友俱乐部义工。


金马苏老妇获四轮助步车
文冬的受惠者除了获得50令吉红包、一个福袋、一条棉被,也另外获得佛光山赠送佛牌和星云大师书法春联。
发放仪式上,萧依钊也代表星洲基金会捐赠一台价值400令吉的四轮助步车给来自金马苏新村的86岁长者蔡瑞兰。
蔡瑞兰的丈夫己逝世,有4个儿子,其中两个也已逝世。另外两个儿子皆60多岁,没有收入。她的住屋在2021年被大水淹没后多处损毁,至今未修。她目前靠福利局的每月500令吉过活。
她双腿无力,需借助推动轮椅才能出外买菜等,但现使用着的轮椅己破损不堪。萧依钊觉得,她需要一台四轮助步车。
发放仪式结束后,一行人进行家访,给4名贫病者,包括瘫痪在床的江观兰、黄彩琼、黄蓉和王玉丽送上祝福。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