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专题

|
发布: 7:00pm 16/01/2024

儿童

网络性骚

儿童

网络性骚

5年近6千童遭网络性骚 马数字道德亮红灯

报道:本报特约 黎添华

近年来,“网络约会暴力”一词在中国蹿红,然而,若这个概念早几年引进在大红花国度,那或许我国至少能有近6000名免受性骚扰。遗憾的是,我们后知后觉。

因为对网络教育及社媒礼仪的不普及,我国在2018至2022年之间共有5966名儿童遭受过扰。根据《马来邮报》报道,这当中5115名是女生,年纪最大才15岁。该报甚至点出,我国平均每3名18岁以下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曾在网络上遭受过性骚扰。

ADVERTISEMENT

新闻专题∕下篇∕从数码蹂躏检视社媒礼仪修罗场
WhatsApp也开始做出管制。

但,这仅限于青少年及性骚扰层面,若放诸各年龄层及各种网络暴行,我国的社媒礼仪及数字道德无疑亮起了红灯,更令人担忧的是,相关教育似乎从不在主流与非主流的教育里头。

分享色情早安图及无署名转载
民众欠缺社媒教育

当网络从过去的“非必需品”,逐渐发展成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际,社媒也成了我们另一生活场景。但社媒场域上的一些行为,如频密转发问候图、广发图像互换格式(GIF)、未经同意拉人进群、强制禁止他人发言,甚至在工作群组中聊天等行为,已经对部分人带来不必要的干扰,更被视为有欠社媒礼仪。然而,更多人忽略的是,有欠社媒礼仪也可能成为有刑事之嫌的行为。

记者在浏览多个群组中就发现,一些手机用户会分享假新闻或煽动性言论,有的甚至转发女性穿着性感,或半裸的色情早安图,殊不知这些都是犯法行为。早前,槟城就有公司经理因手机存有色情视频及照片而被控上庭,最终认罪罚款,这些全都反映了民众欠缺社媒教育的一面。

新闻专题∕下篇∕从数码蹂躏检视社媒礼仪修罗场
孙德俊
孙德俊:不尊重原作者
无署名转载=公然剽窃

另一个看似不经意,却严重侵犯的行为莫过于“无署名转载”。长期关注全球科技应用发展的“科技达人”孙德俊就留意到,有些网民在看到好文或美图后,为了引起关注或点击,直接在不注明转载或署名作者的情况下张贴这些图文,让人误以为这是网民自己的原创。

“你可以分享内容,但请尊重作者,这是最基本的尊重。”

他认为,当社会一味注重流量之际,许多人自然会做出类似行为,但这无疑不尊重知识产权,等同于公然剽窃。

此外,不少网民也会为了流量而在资讯未经证实前就抢先张贴上传,甚至有者仅撷取片面之词,创造出蹭热度的虚假内容。

他举例,早前印尼禁止网民在社交媒体,如短视频上进行网络交易,然而该禁令却被讹传成“印尼政府禁止网络交易”。

“这些不负责任的内容创作者为了流量牺牲公众知情利益,也助长歪风。但其实内容创造者应当以绝对的专业去交足功课。”

新生代不见得懂社媒礼仪

不难发现,有欠社媒礼仪与数字涵养的不仅是被喻为“数字移民”的乐龄一族,更可能包括了“数字原住民”,即数字时代下出世或学会掌握社媒的新生代,而民众就算学会了上网,却不一定懂得社媒礼仪,更不见得具备数字涵养。

新闻专题∕下篇∕从数码蹂躏检视社媒礼仪修罗场
蔡熯锟
蔡熯锟:教导社媒礼仪
教育与立法需并行

社会学者蔡熯锟博士也分析,当社媒成了人类另一生活场景之际,任何相关的行为可反映出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教育程度。

蔡熯锟也是理科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他以性教育为例,我国也是在性犯罪出现多年后才推出了性教育,而且还不是一个独立的课程。对此,他不意外为何我国目前仍未在引进网络30年,以及社媒在我国盛行逾10年后推出相应的教育。

他建议,教育部或许可以至少推出一章节来教育学生社媒礼仪。

谈到立法部分,他则表示,政府往往会就涉及人身及财物安危时才会立法。再来,由于目前社会的调节机制还不如科技的发展迅速,因此就算认为饱受干扰,但民众往往会无从下手。

“我们的法令往往还来不及出炉,新的现象就出现,比如,AI相关的法律还未出来,相关的问题就陆续出现。”

早前,艺人孙燕姿的歌声在AI技术下唱出《挪威的森林》,就因为没有相应的法令而导致前者,即其公司无从采取法律行动。

新闻专题∕下篇∕从数码蹂躏检视社媒礼仪修罗场
郑荣兴
郑荣兴:减少不必要干扰
群组设定规矩 相互提醒

当社媒礼仪欠奉,数字蹂躏成为网络用户的一大困扰之际,我们可以怎么做?

最早推行教育乐龄人士上网的槟州华人大会堂副主席拿督郑荣兴就表示,为了减少群组中不必要的干扰,该组织便约法三章,除了严禁群组成员转发煽动性言论或色情图文外,也禁止成员分享假新闻。

此外,群组甚至规定但凡有成员生日,管理员会统一发出祝贺,其他人若要个别祝贺可以私下一对一进行,以避免诸多会员的连环祝贺导致重要的组织会务讯息被刷掉。

再来,他也鼓励社团另设一个纯粹供联谊聊天的群组,让有兴趣的会员选择性加入,从而避开不必要的疲劳轰炸。

管理员要时时把控监督

“更重要的是,管理员要时时把控监督,其他会员若是觉得有人违例了也可以做出提醒。”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基于意识到相关问题的严重性,社媒平台开始做出某程度的管制。其中,本报就发现WhatsApp推出了新设定,让用户就接收讯息上做出个性化保护措施;更早之前,该平台也让用户做出入群限定设置,即被加入群的手机用户可以在入群前,自行选择接受与否,避免用户被随意拉进群。

早前,政府也曾建议,若群组成员发布煽动性言论或假新闻,管理员很可能将被罚。因此,成员们可以相互提醒与监督,一旦发现不良讯息时提醒管理员删除,或自行在群组中提出来,要求发布者删除。

主张“数子慢活”概念
让“慢”成为数字暴行缓冲

孙德俊向本报指出,科技的日新月异其实一直都在改变着人类的行为,其中,快速与方便带来的便利,就直接左右着社媒用户的行为。

“我生活在互联网面世前后的时代,深切感受到两者的差异在于‘速度’。今天的时间过得比前互联网时代来得快,后互联网时代间接地压缩了我们的时间。”

就此,孙德俊主张“数字慢活”的生活方式,即在网上采取相对较慢的自处方式,一旦网民在贴文、转发,抑或任何社媒举动上多了些缓冲,这也能让我们成为更谨慎的社媒用户。

“它是一种选择、一种姿态,让自己的数字生活更纯粹,更有素质。”

尤为一提的是,他强调,网络是外在的,而身为一个人就必须学会将它内化,而不是怪责网络的发明。

新闻专题∕下篇∕从数码蹂躏检视社媒礼仪修罗场
林炳洲
林炳洲:无需另设规范
提升思辨 应对社媒大环境

对拥有人类学背景的林炳洲博士而言,社媒用户应该去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来应对社媒大环境,而不是去就人类的社媒行为作出管制。

“我国已经有一系列就煽动性言论、假新闻或色情内容而设的法令,因此无需在社媒上另设规范。”

他指出,网络不文明现象在亚洲里几乎是没有人去研究的一块事物,倒是西方有一群人类学家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大家从来也不认为这类讨论存在着“应该”或“不应该”,而是去研究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给予解释。

他解释,人和人之间是有着多元性的可能,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日常行为,虚拟世界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更明显,而人类学家只会研究与解释,而不是给予批判或作出规范。

再来,一些群组本就属于某种社会阶层人士的,若该群组成员是相对说话较粗俗的一群,我们自然就预计了会出现怎样的社媒行为,而不是要求这些人为自己改变。

“那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果你不喜欢,也不属于这个群体的话,可以选择离开,就看我们为何选择留在里头?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只是我们会顾虑得罪亲戚,或有损利益,或少了消息来源等而不退群或吞下不满。”

若要规范社媒失意义

他希望民众反思,社媒其实是网民相对更自由的生活空间,甚至弥补现实社会的一些拘束,若还要规范,社媒的存在无疑就失去了意义。

惟他点出,若大家需要一个共识的话,群组管理员可以设下一些条例,并进行管制,而群组成员也可以在出现不满时站出来反映。此外,他认为,虚拟空间本就相对较难控制,因此网民心智需要更坚强,如此才能更果断地就自己认为不舒服的行为说不。

“如果你真的不喜欢,也觉得受到干扰或冒犯,其实你可以选择向管理员反映,再不就选择退群。这都是你的权利。”

新闻专题∕下篇∕从数码蹂躏检视社媒礼仪修罗场
方国华

结语:
当社媒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切割的另一场景之际,虚拟空间的言谈举止自然就会被放大、被检视,甚至还成为大型社交修罗场,然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

遗憾的是,目前相关的讨论十分匮乏,西方社会的研究也只能是个参考,无法充分就亚洲的本土性做出更精准贴切的反映。这也是为何,我们学会了上网,却不一定更文明,拥有了社媒账号,却可能只是进入了另一个人际战场。

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就数字行为与社媒礼仪作出更多的讨论,哪怕立场不同,我们也能激荡出新想法,或对此现象获得更多的解释与包容。也唯有更多的关注与参与,更多的教育与学习,我们在数字世界里才能更文明,而我们的现实社会也才能更进步。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