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荣,马来西亚知名企业家,亦是云升集团(Yinson Holdings)创始人兼主席。云升集团的故事始于1984年,当时这家公司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物流公司。林汉荣凭借着其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将这个小型企业一步步发展为全球能源行业的佼佼者。
林汉荣出生于吉打州,在早年便展现出了卓越的企业家精神。他从事物流业的经历使他对市场有了深刻的理解,逐步将公司的业务拓展到其他领域。随着业务的扩大,云升集团在1996年上市,标志着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一举措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资本,也为其进一步的扩展铺平了道路。
从最初的小型物流公司,到资产以千亿元计数,云升集团在林汉荣领导下,逐渐扩展业务,进军特殊又专业的油气行业─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今已是全球领先的FPSO供应商之一。
林汉荣家族的财富在马来西亚也占据一席之地。2022年福布斯马来西亚富豪榜显示,林汉荣家族的财富已超越4亿美元,排名第38位。
他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商业上,也因其低调的处世态度而为人称道。
林汉荣是云升集团创办人兼主席。说起云升集团,林汉荣40年前创业时,他记得自己以几千令吉起家,“70年代的几千令吉,很多钱了”。
如今的云升集团,业务以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为主,动辄都是10亿美元以上;在富豪榜上,他个人资产从前年的6亿8600万令吉,增至10亿7400万令吉,各富豪榜都在50名内。
2020年的一则资料,能让你一窥,云升集团有多实力雄厚:
当年,属主板能源组的云升集团(YINSON,7293)手握101亿3000万美元(约433亿令吉),那年的冠病疫情冲击全球,各行业皆深受其害,云升集团在股东大会上宣布:正面乐观看待2021财政年前景,同时也将稳步在印度、欧洲、巴西、越南等国开发再生能源。
可能你不知道,今天的林汉荣,当年是领着200令吉薪水的卖车佬……
跟所有大马华人一样,林汉荣的祖父,当年从中国潮州揭西县钱坑竹园内村“下南洋”,随行的还有一位小伙子,叫林运雄,即林汉荣的父亲。
这是每位大马华人的共同点,祖上皆来自中国沿海地区。他们从福建、两广、潮汕、海南等地出发,或搭船飘洋过海,有条件的还可能搭上飞机或轮渡南下东南亚,落脚东西马、泰国、新加坡、印尼乃至越南等地。
林汉荣的父亲也一样,当年随着他的祖父,落脚在双溪大年。林家祖上是家传老中医,祖父落户双溪大年后,也开起了中医药店,靠一片小店养活6个孩子,林运雄排行第四。
林汉荣记得,其祖父一直想要子承父业,但6个孩子中,没人愿意接下中医药店的祖业,在建国初期,林家家境算是小康之上,祖传的中医药馆不仅医治百病,妙手回春之际也悬壶济世,父辈胼手胝足的开创基业,从祖父辈的中医馆、父辈有橡胶园和油棕园,加起来都有200英亩地那么大。
即便有中医馆可传家,还有橡胶园可继承,林汉荣的成长之路,却不能以“含着金锁匙”,“富二代”来形容。
寄出几百份信件找工作
空少职位也申请
说起中学毕业后,继续深造或出去打工创业,2条路摆在林汉荣面前,并没有让他太难做决择。
“我就在新光小学读书,然后进入国民中学,中五毕业后就在想:到底要去槟城韩江读中六呢,还是申请大学,不然就要出来做生意了。
他的成绩并不理想,要找份长工确实不容易,更何况是到有规模的公司甚至外国企业,都很难。
他开始翻报章的分类广告版,一个接一个的广告翻过去,一通又一通的电话打过去,“那时看到马航有在请空少,我也去应征了!”
可想而知,他没有被录取,“搞到我现在每次搭马航,看到空少走来走去,我都恨得牙痒痒的,当年没考上啊!”
林汉荣自知不是读书的料,能读到中学毕业已是他最大的努力,他只能拼命的看报章上的招聘广告,写信去应征。
“当年,我前前后后应该寄出去了几百份信件,去申请几百份工作”,在那个没有网络,更没有求职网站的年代,报章上的征聘广告是他唯一的希望。
寄出去的几百份履历表与申请信,最终有了回应,林汉荣人生第一份职业,是一名汽车销售员,“就是一名卖车佬,在温兄弟(Wearne Brother)车行打工,他们是Jaguar、Holden、Opel等欧洲车的代理商。”
70年代的Jaguar是泊来品,产自英国汽车生产商─捷豹荒原路华旗下的豪华汽车品牌。没有销售经验的林汉荣被录取了,底薪仅仅200令吉。
他要卖的是捷豹汽车,英国车本来就不比日本车好卖,知名度也不高还不便宜,公司让他要穿着整齐,要打领带来上班,他就照作了,打扮得像个文员,文质彬彬的,“倒不像是卖车佬”。
“当时在亚罗士打,真的很难找这种顾客,主要是留洋返国的本地人,亚罗士打这个地方,哪可能会有这样的人,去买这样的车,还要每个月卖出2辆,才能拿到比200令吉更高的薪水。”
身家上亿的林汉荣,卖车是他踏入社会的第一份职业。说起这段往事,他眼里尽是回味,没有抱怨,“做生意要有运气,想起那时我在销售厅时, 第一周做了第四天,就有人走进来买车了!”
“哇,这真是太幸运了!”
他谦虚的说,自己是没有口才的,但他有的是诚恳、给人留下专业印象、可以安心交给他办事的态度。
创业初期遇贵人 坚持以诚信立业
做了三四年的汽车销售员,他一直在思索一个处境:工字不出头,可不是长远之计,得找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所以我去讨Mara属下的运输公司─Lori Malaysia的工,那是一家土著企业,不过要找一些华人来帮忙,所以我就去讨工,做他们的市场销售员。”
他先后做了约5年,在很多分行做过, 每到一间分行,那间分行都能反亏为盈,或者利润翻倍,这让他一天比一天增加信心,累积了约10年的销售与市场领域经验后,创业的想法,成了一股不可抵挡的念头,在心里峥嵘勃发。
林汉荣有了10年实战经验,单领着一份薪水已经不能再满足他,“在罗厘公司的薪水,加上抽佣 有4000令吉。”
他那时的想法,就是开一家运输仲介,创业开公司,得给公司取个名字,这个没让他太为难,林汉荣当下想到妈妈的名字─陈映云的云。
“要创业,我要用母亲的名字来给公司取名,妈妈叫陈映云,云,是在天上的,是往上升的,云往上升、云升、云升、就叫云升吧!”
从陆路运输公司到跨国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业务,公司一直都沿用云升,“没有多少人知道,为什么公司叫云升,这里有妈妈的名字─云。”
“现在,公司里有很多外国人,他们曾提出改名,觉得要取个洋气一点的名字,哪里可以改!我坚持不可以改!”
草创初期的云升公司,只有他和马金莲,两夫妻胝手胼足的打天下,孩子接着出生,一家子就住在办公室后半部。
“创业那几年,我做得很辛苦,真的很辛苦”,林汉荣这样说,没有父荫、没有免息贷款,挨过了创业的难,要守业就更难了。
“我认识银行区域经理,他看我做生意很辛苦,那时银行下午3时关门,我 3点半冲进去要进支票,不进的话就没钱周转,很紧张。
“他看我这么可怜,也这么老实苦干,就批给我一个300万令吉的透支贷款,那是80年代的300万啊!”40年前的300万,若换算其机会成本,算起来相当于3000万令吉吧!
“当确认有了这笔贷款后,我好像中马票那样,开心了很久,这笔钱真的能帮到很多啊!”
林汉荣永远记得,这位创业后第一位贵人的名字,是Hashimi,一提起他,林汉荣的神情满是感激。
“70年代的300万令吉,就像现在的3000万令吉啊!不用抵押,只要我和太太个人签名,这笔钱就发下来了,云升从此生意就越做越大……
林汉荣真诚的说:若没有300万,就没有今天的我。
有了300万资金注入与流动,云升公司正如其名,业绩不断提升,云升也从第一辆运输罗厘,慢慢增加成一组罗厘车队,天天南上北下拉一车的货。渐渐的,云升愈发有了规模,也就有了自己的warehouse,野心勃勃的筹备在1996年上市。
林汉荣记得,1996年是云升公司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代“那年之前,我看到一两间公司在搞上市,好像很不错,我们也来搞上市吧!”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上市后的云升公司,翌年遇上了97年金融风暴……
“1996年上市,1997年发生了金融风暴,那时啊,每间公司都很惨。”
“那时我还记得,有一家银行打电话给我,说银行有问题了,要公司在几个月还清所有债务。这对公司是很大打击!”
“1996年上市时,很多银行都来找我们,说我们那么值钱,说我们前途无限,好话说了又说,目的就是要借钱给我们去发展。”
他知道,纵使有运输业的实力与经验,但上市这档事,却还是新鲜事儿,“ 那时我们经验不够,手上拿着银行一直给一直给的资金,在没有深入分析下就去乱投资……”
“结果,金融风暴发生了,公司很惨……欠了好几千万啊!”林汉荣以诚信立业,他知道诚信二字,对生意人是比生命更重要,更珍贵的特质。
“我跟银行谈判,要求用5年来还债,不算利息。银行接受了这个献议,对银行来说,最重要是有还钱。”
既然欠债了,就老老实实的还债吧!林汉荣很庆幸自己当时做了这个决定,“这是个正确的决定,你知道吗,到现在,很多银行家都跟我儿子说:幸好你父亲有还债,没有让银行有损失,现在每家银行都很支持你们……



热门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