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冠病疫情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最新防疫SOP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华社
全国大选2021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骑驴看本
亮剑
风雨看潮生
星期天拿铁
漫画
琴有独钟
人言藉藉
磐石之上
走马看玉兰
新闻线上
从河说起
阳光文选
云淡风清
一己之思
漫谈时事
第三人生
境外风景
百格大家讲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财经封面
市场盘点
企业动向
国际财经
投资法则
活用理财
产业兵法
财政预算案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有故事的人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体育
即时体育
体育封面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东京奥运
百格
百格新闻
百格午报
百格大事纪
财经Espresso
笔记本
百格人物
百格纷
百格大家讲
On The Hot Seat
SC Lab策划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白描集
张丽珠/一碗遗珠
早前和电台录了一辑叫“食物的旅行:在槟城街头的美食寻迹”的PODCAST。半途主持人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国内外槟城美食攻略多不胜数,你觉得最大的遗珠是哪几道? 不知怎的,想也没想就秒答:海鲜米粉汤。是的,炎热的天,食欲不佳或拒绝重口味,一碗汤水清丽,衬和鲜鱼肉片或炸鱼肉,再加几颗肉脞和肉丸子,还有青菜和猪油渣的米粉汤面,总能扮演清肠胃不寡淡的角色。天冷淫雨霏霏,热腾鲜滚上桌的海鲜米粉汤,散发米香鱼...
21小时前
张丽珠/先芒果后榴梿
榴梿季节快到,在投入万刺果黄肉包的怀抱前,季节水果之胃应该给芒果腾出许多空间。芒果是平民之果,又是百变之果。每年3至5月,芒果俯拾皆是。只需花一点钱(近10年来3公斤芒果维持在10令吉售价,零通膨),或根本不花钱,家里庭院结果累累,自种芒果吃不完。 芒果和国人关系亲密。除非住在脚不踏实地的高楼,大部分人的家宅风光里,总有一棵或两棵或更多的芒果树,伸展出宽大树荫,无限量提供果子,伴着一家人过日子。自...
2星期前
张丽珠/小农风景
菜市场风光无限,颜色缤纷鲜美,排列整齐有致的蔬果摊固然好看,你有没注意到,那些分布在市场周边和角落的小农,以少量农产,野菜和香料摊开成档,也是特别吸引人的食物风景? 喜欢光顾,也爱观看小农的生产品。小农一般是上了年纪的长辈,基本上他们是把园里,院子里或屋前屋后的种植物,随性贩售。他们大部分不固定出现,未必天天开档。报到时,代表家里农植已收成。 在槟城,临山的亚依淡巴刹常见小农。最小户的小农,有时只...
4星期前
ADVERTISEMENT
张丽珠/因树之名
三四月的天烧着烈焰,白天在路上行驶尤其心嘈。这样的天月,却是花开的季节,不同的街树从2月份开始制造浪漫。花姿妆点了公路,花色愉悦了路人心情。当花絮随风纷飞,落下车镜霎那,联想起这可纳为社会福利。 2月份有全国各地开到荼蘼的红粉菲菲风铃木,3月是黄花铺成毯的青龙木花季,金急雨此时也串串黄金低垂。大花紫薇的花季较久,高瘦的树是满满的点点紫和粉红花,花朵薄如羽翼,站在树下人也变美。 槟城树多,除了近年才...
1月前
张丽珠/祝君早安
从来忽视手机上收到的早安帖,直到收到朋友敏郎每天自制的科普式美图文早安帖。 发早安帖的原意,本是借着屏幕上的醒神图文,给早上醒来滑手机启动一天的人们一点激励,小小打气。可是事与愿违,每每接收的早安帖都是不好读不漂亮且画质差的劝世文。敏郎的早安帖,是另一件事。 他的早安帖是根据当天民俗节日,地方观察,伟人纪念日或艺文化爱好所作。每一帖都含自己拍写的图文,不说教不重复,像是每天一新知那样喂养着他的群组...
2月前
张丽珠/公市的梅忠记
最近一连去了几趟生活公市组屋,都是因为有朋远方来,他们不约而同提到要试试这里头的梅忠记粤菜。此老饭店最近频在社媒曝光,不管是在地人或外坡食客,按帖索骥者初尝滋味,总留下深刻印象。 50年代开业的梅忠记,六七十年来从未搬离生活公市。老店保持老好味道,延续梅姓祖辈手艺精神。这里全女班掌厨和楼面管理,不让订座,菜色数十年不添加未删减,陈设家常,朴素无华中带着职人气质。每回报到,都吃姜葱滑蛋牛肉、姜芽鸭、...
2月前
ADVERTISEMENT
张丽珠/拜拜的菜
有个吃货朋友,他常把娘惹菜形容为供桌上的祭祖菜。每回提议到娘惹餐厅吃饭,此人一定反对,理由是他家里(包括不少北马人家里)一年到头的祭祀节日里,给祖先神明奉上的正是娘惹餐厅餐牌上的多道菜肴。“没理由到餐厅吃祭祖菜”,他立场坚定。 将娘惹菜比喻为祭祖菜听似刻薄,但事实上娘惹家常菜比如炒沙葛、五香炸卤肉、猪肚白果汤、甲必丹咖哩鸡等,早已走进千家百姓家里,从功夫菜变成家常菜,也从餐桌升华至供桌。无论是菜系...
3月前
张丽珠/丢与不丢
过年的节奏里,买年货和制年饼是开心带点累,大扫除则是累夹带唏嘘。 某晚老友传来一张N年前的结婚喜帖,说:你当年的喜帖呀,可爱,不舍得丢。又传来另一朋友喜帖,问:他们还好吗,喜帖设计很美,不应该丢。于是一边收拾一边回忆一边感叹,最后把想丢弃的旧物摆回原位。 他不舍的旧物何止这些,多年来收集的电影海报明信片,好多稀有旧书,自己的专栏剪报,一箱箱的,想要转送,觉得旧物仍可发挥作用,可多年来也没有遇上适合...
3月前
张丽珠/糕加必记事
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最受推崇的大马华人农历新年年饼民调。如果有这份调查,本人的第一名会填年糕,接下来就是糕加必。这融和南洋椰香,还有热带花卉鸟虫印痕纹路的三角形薄脆片,总提醒人年是轻盈美丽的。 尽管同类型的蛋卷和脆饼不少,比如澳门的蛋卷,超市里含鲜奶油的甜甜情书卷,泰国的椰丝三角脆饼等等,但都不比糕加必的精致秀巧。 记忆中的完美糕加必,是甘榜里的走地鸡蛋、老椰榨出的椰浆和面糊,在一家子的通力合作烘烤...
4月前
ADVERTISEMENT
张丽珠/柴火竹篮年糕
不久前记者好友询问,本地还能否见到竹篮年糕,她想把故事写下来。一时口快,自信满满回复:一定还有!后来问了多位年糕人家,大家都说十年八年前依稀还有,铁罐早已取代竹篮。看来是自己记忆出错,把很久以前的深刻记忆,不复见的竹篮年糕穿越到现代。 过去淳朴的佳节年代,乡镇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蒸年糕过年。妈妈还在时,过年前最重要的仪式是蒸年糕。没有其他事情比蒸出一笼完美的金黄色年糕,寓意着步步高升更...
4月前
更多白描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