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学海
6天前
学记
【校园报道】大山脚日新中学  游戏活动迎新春
(大山脚讯)乙巳蛇年迎春来,灵蛇献瑞乐开怀,大山脚日新中学日前举办迎春日,师生们纷纷身穿红衣,共同迎接这一喜庆时刻。 当天,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有不同的新春活动及游戏,包括了剪纸做灯笼、编手绳、写书法及投壶等,挥春比赛也同时进行。 而备受期待的演出环节也陆续登场,其中有学生扮演财神爷分发糖果、舞狮团采青、相声表演、武术团展现武艺、舞龙团呈现荧光龙表演、舞蹈团带来的欢快舞蹈、华乐团演奏新年歌、二十四节令鼓表演等。 时任校长黄昱华在仪式上说,本次的新春活动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并希望大家通过春联、纸艺等活动感受文化的魅力,传承文化遗产。 他说,新春佳节意味着新的开始、新希望,在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要继续播种梦想,耕耘未来。 他也勉励学生们要珍惜每个时光,不要错过每个成长的机会,同时希望老师以教书育人之心点亮学子的未来。 黄维忠:发扬传承中华文化 另一方面,日新中学董事长拿督黄维忠指出,该校每年举办迎春日,并进行有关中华文化的一些活动,如挥春与剪纸等,旨在发扬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让大家在欢乐的日子不忘传统与文化。 他说,在中华文化中,蛇象征智慧、机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希望学生们在新学年里,有智慧地学习,面对难题时懂得变通,同时吁请老师们凡事能灵活应对,在教学上顺心顺意。 家教协会主席叶锦贵则说,通过迎春日,学生可以更加了解自身的文化习俗以及民族的根本,让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同时友族同胞亦会对华族的文化有进一步认识,促进交流团结。 他指出,过去家教协会与学校紧密合作,积极建立沟通的桥梁,主策丰富多彩的活动,协助孩子们全面的发展。 评语: 行文流畅,基本资料也有,继续努力。另外,在校园报道中提及嘉宾或人物时,名字后无需附加“先生”等称谓,以保持简洁和正式的风格。
7天前
学记
【校园报道】吉华二校张灯结彩 新春联欢会别开生面
1星期前

后浪坊

20小时前
后浪坊
光與影之間的距離
在记忆的幽微角落,有一方小小的天地,日光穿透斑驳的树叶,在地面上绘出一幅抽象画。每当我回溯往昔,总能看见那片光影,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闪烁,诉说着一段关于距离的故事。 初入那片天地时,我如同一只羽翼未丰的雏鸟,面对陌生的环境,满心都是惶惑与不安。那时,光与影的距离,就像我与外界的隔阂,看似近在咫尺,却又难以跨越。我望着那片被阳光照亮的区域,心中满是向往,却又因胆怯而不敢迈出脚步。 直到那道“光”出现,它并不耀眼夺目,却带着一种柔和而坚定的力量,悄无声息地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课堂上,它化作一本本翻开的华文书籍,牵引着我步入方块字构筑的奇妙天地。在诗词歌赋里漫步,体悟平仄间的万千气象,感受从古朴《诗经》到灵动唐诗、婉约宋词,再到近现代激昂文字的脉络变迁。她总是耐心地翻开书页,为我们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每一笔一画间,仿佛都映照着千年的光辉,也照亮了我内心的世界。 有一次,在面对生活中一个看似难以妥协的状况时,我满心愤懑,冲动地想要不顾一切地发泄情绪。就在这时,那道“光”出现了,并轻声说道:“要想长远,别逞一时之气。”那一刻,我混沌的内心被瞬间点亮,仿佛蒙在眼前的迷雾被猛地拨开。此后的日子里,每当面临类似的情境,这句话就如同高悬的明镜,提醒着我保持冷静与理智。而它,就像那永不熄灭的光,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常常出现,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让我在冲动的悬崖边及时勒马,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我终究还是离开了那片充满回忆的天地。在新的旅程中,生活的节奏愈发急促,学习的压力如影随形。光与影的距离悄然拉长,现实的浪潮裹挟着忙碌与喧嚣滚滚而来。即便身处其中,我在奔波间仍紧紧守望着内心深处的热爱,曾经那份对华文纯粹的热忱从未淡去,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深沉而炽热。 一个静谧的夜晚,城市的喧嚣被夜色过滤,只剩下寂静的空气在四周弥漫。我站在书架前,指尖随意地在书脊上滑动,打算寻一本旧书重温。在书架的底层,我的手触碰到了一本有些陌生的书,抽出来一看,竟是那本曾经被我视若珍宝的华文读物。它安静地躺在那里,像是在等待着这场跨越时光的重逢。轻轻翻开它,熟悉的纸张触感传来,一股淡淡的书墨香萦绕鼻尖。 刹那间,过往的时光如潮水般涌来,那些课堂上专注的聆听、课后的悉心指导、迷茫时的鼓励安慰,桩桩件件,清晰如昨。我这才惊觉,原来那道“光”从未真正离开,它以另一种方式,长久地陪伴在我身旁,默默见证着我的成长与蜕变 。 怀着满心的思念与期待,我再次踏上了那片熟悉的土地。当我踏入那间承载着无数回忆的教室,一切依旧,那片光影依旧在地面上跳跃闪烁。讲台上的人依旧站在那里,熟悉的背影,熟悉的声音,让我恍然间看到了那道“光”。原来,它一直都在,从未真正远去。 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距离不过是一种表象,真正的力量,是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永恒地镌刻在心底。光与影之间的距离,就像我与华文知识、与成长之间的距离,看似变幻莫测,实则紧密相连。只要心中的那道“光”未曾熄灭,无论相隔多远,我都能找到回归的路。 【作家点评/蔡晓玲】 此文写的是自己与华文之间的距离,即使没上华文课了,只要拿起华文读物来读,瞬间距离又变近了,命题为“光与影之间的距离”是很切题又略带诗意的。文章每一个段落的开头几乎都是时间的流动,如“在记忆的幽微角落”、“初入那片天地时”、“有一次”、“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个静谧的夜晚”、“刹那间”、“在那一瞬间”,还是跟着时序走的,太工整了,以后尝试用别的方式串连段落,譬如进入上课的情境,用画面带动叙述,文章会更具弹性。
20小时前
后浪坊
【閱讀筆記】玄蚼蟻行——文學筆下的日常詮釋
在开写阅读笔记前,我先行选了蚂蚁的雅称之一置入标题:既然它们也是主角,那是绝对不能亏待的,免得自己身上也上演一场复仇记。 家中曾经也蚁群聚居,一类红蚂蚁,小而灵巧,在我洗衣时爬到手臂上,连带浸入水桶却奇迹生还;一类黑蚂蚁,大而较迟缓,锲而不舍出入浴室,因而洗澡前吸取红蚂蚁的教训,屡屡以双手围困、驱赶,过段时间又销声匿迹。我一向懂蚂蚁的破坏力,或者更准确地说,从前觉得纯粹是扰人能力,但在此篇中通过文字真正认识到破坏力。 冰谷先生作为我们对七八十年代等早期马华文学面貌的想像载体之一,〈黑蚁兵团复仇记〉展现出他平实的乡土书写,含有两个普通人充满戏剧性的忌惮、攻防、情绪转换,也不乏对鸡舍构造的详细描写——“三面木板前面铺铁丝网,四支小柱子撑高呎余,小门小板梯,用大木箱改造”,一个可见的画面成功铺开。 再看受害者,从无辜枉死的雏鸡开始,为蚁群赋予掌控生死的压迫感,于是它们再度攻向作者妻子时,我们就先入为主,觉得她也会面临类似命运,直到结尾才松一口气:蚂蚁不过是蚂蚁。不过对于啃咬某点不放的蚁头来说,象征荣誉的反扑可能从来都没有结束。 作者之恨和蝼蚁之恨从何而来,就像一出电影般突然出现,徐徐演至高潮,再突然收起道具退场,故事后续便存在无限的想像空间。结尾冰谷先生写下“我迄今还在疑惑”,正是一种为读者设计的戛然而止吧。 最后写一写新学生词,玄蚼以外,还有虫豸(与“志”同音,虫子的高级版本)和洗濯(与“卓”同音,终于找到洗涤的替代词)。 星洲日报花踪文学奖工委会、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联手,推出【好读马华文学】栏位,每月推荐一篇马华文学作品,获得师生热烈回响。2月的推荐文章是冰谷的散文〈黑蚁兵团复仇记〉。特此刊登两位学生的阅读笔记,让我们一起阅读马华文学,一同感受文字的美和心灵的共鸣。
20小时前

动力青年

4天前
动力青年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功夫之夜重煥生機 為理大校園注入新能量
第四十五届功夫之夜旨在推广文化、促进各方交流及培养个人价值,是槟城理工大学的年度重点活动之一。疫情期间,活动一度接近“夭折”,但如今已成功从逆境再次挺立。正如功夫之夜那不屈的精神,五方人马——龙队、鼓队、少林、武术与太极齐聚一堂,风雨无阻,准备为观众呈献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趁活动宣传期间,中央筹委主席陈星潓、学生顾问林欣媛及宣传部和赞助部顾问李詠欣,来漫谈功夫之夜的幕后故事与趣闻。 本届功夫之夜的主题铿锵有力,“天命”一词似有伟岸之意涵。林欣媛表示,筹委会在选择主题时曾一度陷入瓶颈,但就像世界上某些名字突然横空出世并持续闪耀 ,“天命”的灵感并未经过激烈的头脑风暴,而是在一次茶聚中产生的灵感。她提到,受到近期全球热议的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启发,游戏中的主角孙悟空不畏使命、对抗“天命”的精神,与每个文化人肩负传承的责任不谋而合。 重启困难,迎刃而解 然而,功夫之夜的举办也不乏“天命”从中作梗阻扰。回溯去年,历经疫情肆虐后重新出发,陈星潓坦言过程艰辛:“活动从中断到重办已经相隔4年,首要问题是人手不足,所以部分表演者还得兼任筹委的工作,训练后还得处理行政事务、讨论工作等。原本我们计划每支队伍演出两场,但由于回校支援的学长姐中,鼓队的成员较多,最终演出场次增加到4场,观众也因此反映重复演出略显单调。”她继续说道,本届招募委员时,起初担心无法达成目标,但第二波招募便成功集结了七八十位委员——不局限于功夫学会的会员,所有对活动感兴趣的理大生均可报名参与。         由于人数众多,唯有系统化管理才能确保充分接收与听取委员们的意见。筹委会分成多个部门,各部门的部长负责整理总结委员们的建议,并交由中央筹委检查定案。陈星潓强调,每个议程和行动都会经过再三确认,并依据大部分筹委的意见作出决策。尽管偶尔会对某些形式的可行性产生疑问,但她相信通过持续讨论,总能找出新颖而可行的方法。   成员当中有不少友族同胞,他们是如何看待中华文化并与之协调呢?林欣媛解释道:“大多数委员都曾通过电影或网络资源接触过功夫文化,因此希望借此机会更深入了解。由于我们以英语沟通,所以并不影响活动筹备的进程。”   加入功夫学会的门槛并不高,参与者只需每周按时集合,参与分队练习。林欣媛和李詠欣补充道,功夫学会经常受邀参与大型活动、表演及庙会演出,让会员们在数月的训练后,有一个展示成果的舞台,功夫之夜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即便是没有基础的学弟妹,学会也愿意从零开始培养。最重要的是,这一切不仅免费,还有机会接触兵器。   功夫之夜的全新表演形式 谈到表演形式与往届的不同,今年的功夫之夜首次摈弃了传统的逐场“走马灯式”演出,而是大胆创新,以表演串联起完整的故事线。陈星潓透露,主题和江湖各派的风风雨雨有关,与五大队伍相对应。此次希冀能以不同形式带出文化传承的大业,吸引新生代目光,从理解到欣赏,再加入发扬的队伍。 功夫之夜能够连办45届,乃至经历停摆又卷土重来,归功于委员们严谨参考往届经验,结合新血的创新想法、彼此信任、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陈星潓说,云端硬盘留下很多重要信息,每个成员的汗水和庆功宴时的欢笑,都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得以保存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功夫有着多重精神面貌,对成员们带来的影响也不同。陈星潓认为,功夫传承自远古先祖的智慧,同时代表了中华文化“静”与“动”的完美结合,它培养后代不放弃的精神,帮助他们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扎稳脚跟。林欣媛则强调以武修身,除了各项体征显著增长以外,心理上能培养坚毅的品质——每一次训练,都是与自己对话、寻找内心平静的过程。李詠欣补充道,她从初一起就接触武术并不断探索和自我提升,至今成为教练、裁判,已经解锁不少新技能,还与队友和社会建立更深刻的联系,彰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最后,李詠欣对场地布置分享了她的构思:“我们在入口处设置了副主题‘小天庭’,有供来访者留下美好回忆的照相亭,还有工作人员装扮成神仙,营造出仙气飘飘的氛围!舞台的主题色选用了黑、红、金三种简单大气的色调,结合龙、祥云等元素,突出江湖气息。此外,登记处放置的大招牌和鼓队道具,均可让民众提前感受到功夫之夜超脱现实和时空的魅力。” 今年各方面有所进步 她兴奋地分享道,本届活动的场地相比往年更大,解决了座位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表演队伍人数充足,今年龙舞队也有所突破,决定不再聘请外部团队。功夫之夜还得到槟州首长曹观友和武术龙狮总会会长拿督方万春两位巨擘的支持。 对于三位委员来说,能为这场活动贡献一份力量,深感荣幸。虽然学业依旧重要,但在组织和承受压力的过程中,她们也收获了一群同甘共苦的“战友”,这无疑是一段极具意义的经历。笔者可以从分享间隙捕捉到她们满足的神情。文化铺陈千年的丝绸之路不断,如孙悟空的神话不曾停止流传。不妨在3月31日早鸟票售罄前,买一张票,到Dewan Tuanku Syed Putra一观中华文化在后浪引领下呈现的别样面貌吧!           后记: 一个筹委会的结构之复杂精密,想必也只有人能和蚂蚁等动物相比,更何况是要将概念付诸于现实的大型活动——黑溜溜的表演场地中,所有灯光都会集中打在舞台上,若是展示欠佳或某个环节出错,视听效果都会打折扣。受访的三位委员仅能代表中央的一部分,台下还有多少默默付出的同辈和回校助力的学长姐,汇聚成无比强大的力量。 我们都知道本地发迹的二十四节令鼓,年节时也常见舞龙舞狮。这些表演少有结合的时候,但有一群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就不一样了,再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事。 活动讯息 活动日期:2025年5月10日 开场时间:晚上7时 活动地点:Dewan Tuanku Syed Putra, DTSP Main Campus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USM) 早鸟票价:RM15(2025年3月31日截止) 普通票价:RM20(售完为止) 团体配套:三人RM55,五人RM85,10人RM155 咨询途径:Instagram-@usmkungfuclub/ @usmkungfunight_45  票务及宣传部部长:李彩恬(011-36185099) 票务部副部长:刘坤良(018-9424993) 购票途径: 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谷歌表单  
4天前
动力青年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活动】博書有約 為 微小加油
微型华小因学生人数或地理位置等原因,常面对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他们就像一个个需要华社长期关注的幼苗,才有机会茁壮成长。 自2023年起,一群来自马大华文学会的大学生关注到微型华小所面对的困境,举办《博书有约》阅读生活营,并希望成为大众与微小之间的桥梁,将外界的资源带给微小。今年,这项意义非凡的活动已来到了第4届。 提升微小阅读风气 《博书有约4.0》筹委会主席章子熙向记者介绍:“《博书有约》是马大华文学会旗下的活动之一,自2022年开始举办。当时,由于疫情尚不明朗,只能以线上方式举办生活营。隔年,我们注意到微小所面对的困境,便将目标转向微小。” 《博书有约3.0》筹委会主席林兆阳向记者透露,在筹办活动期间,他发现许多微小面对资源不足,学生阅读风气低落的问题。以去年的活动地点雪兰莪崇智华小为例,该校严重缺乏图书资源,甚至没有图书馆,导致学生无法培养阅读习惯。为此,去年的筹委除了举办生活营外,也将大众所捐赠的二手书送给该校,并协助他们设立一个阅读角落。“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打电话给崇智华小的校长时,校长表示他们学校的阅读风气已经有所改善,学生们愿意花时间在阅读上,上课时也比较专心。” 《博书有约4.0》筹委会副主席周慧珊透露,她在考察今年的活动场地时,从一些微小的校长口中得知,一些家长不注重教育,仅把学校当成一个照看孩子的托儿所,让他们在孩子上课的时间去上班。他们的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把学校当作一个“玩”的地方,无心学习。 为此,筹委希望能将这个活动作为社会与微小的桥梁,让社会大众了解微小所面对的问题。 征收二手书捐微小 林兆阳认为:“微小所面对的问题需要让社会人士看见。从我在筹备活动期间与各微小校长接洽,我发现很多微小因为学生人数少,教育部拨款往往不足,校方也没有相关资源提升学校的设施。所以,当我们联络校方时,他们都很欢迎我们前去办活动,并为他们带来一些社会上的资源。” “有鉴于此,我们在阅读生活营前都会举办造势活动,也会向大众征收适合的二手书捐给微小。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大众知道如何帮助微小。当然,我们也希望这个活动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社团参与支持。我们也欢迎其他大学的社团与我们合作筹办类似的活动,帮助更多微小。” 采访过程中,慧珊与子熙纷纷向记者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慧珊在茨厂街的小贩中心吃饭时,看到一个小学生正拿着手机拍摄与介绍食物,曾在安亲班工作的子熙也亲眼看到小学生向他分享自己所经营的YouTube账号,这完全超乎了他们对小学生的想像。 正因如此,子熙与慧珊决定在今年的生活营中加入互联网、影片剪辑等相关内容,借此提升小学生的数码素养(digital literacy)。他们认为,对于这些对阅读不感兴趣的孩子,生活营应该专注在帮助他们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而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阅读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将这一届生活营的主题定为《心海书航》,寓意着以书为指南,引领小学生在这繁杂的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当然,生活营的主要目标还是培养小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思辨能力,因此生活营中会有各种活动,如辩论、故事演绎等。“我们希望小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意识到阅读可以很有趣。有些小学生觉得阅读很沉闷,是因为他们的脑海中没有画面感,所以在阅读营里,我们会演给他们看,或让他们自己演绎,希望这样能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通过辩论学习以各角度看事情 “此外,我们也希望通过辩论活动,让小学生了解到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从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资讯发达的今天,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希望小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看法不同,也鼓励他们多阅读以了解不同的人对事情的看法。” 生活营的筹委花了许多时间设计课程,让过程更有趣。例如,去年生活营以裁缝岛为背景,在讲解书籍分类时,主讲人会假扮成图书馆管理员,让小学生帮忙他分类图书,从中引导他们学会分类图书,也知道什么书是适合阅读的。 采访中,3位受访者也坦言,设计适合小学生的课程和游戏极具挑战性。“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虽然有多次办生活营的经验,但我们的对象一般都是中学生或年龄相仿的大学生。因此,我们在筹备过程中会与校长沟通,讨论适合的活动和课程。”他们透露,为免筹委不懂如何和小学生相处,他们会在活动开始前和筹委分享经验,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也知道遇到问题时可以怎么处理。 采访后记:筹委们加油! 3位受访者虽然都没有教育相关的专业背景,但他们那种积极探索,希望带给学生更多体验、学到更多的精神却深深地感动着我。采访过程中,他们一直在分享自己看到的小学生,在得知小学生因受家庭影响,对学习不感兴趣时,他们想到的是可以怎样在营会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会有不喜欢读书的想法”、“为什么我要读书”这类哲学课题,相信这一点与许多教师不谋而合。也许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并不容易,但筹委的这个想法着实令人钦佩,也希望筹委能坚持初心,造福更多小学生。 2025全国SPM乐学华文班招生! 师资阵容 李淑君老师:雪州班丹英达国中华文科主任 张俊荣老师:利民济达哈国中华文科主任 叶凤梅老师:吉隆坡尊孔华中华文科主任 叶丽妙老师:古晋马当溪流国中华文科主任 谢梅云老师:马六甲圣母女中行政副校长 姚毅勋老师:文西亚都拉国中华文科主任 【宗旨】 协助舒缓华文学习资源不足的问题。 鼓励有兴趣学习及报考华文的中学生加入华文班,建立共学互助氛围。 强化全国中学生华文水平。 鼓励中学生爱华文、考华文。 使学生从中领略中文之实用、趣味与美。 【模式】 平台:Zoom线上会议室、Facebook群组 课程内容:涵盖SPM华文应考及趣味学习 课堂总数:37堂 上课时间:2025年3月21日- 2025年11月29日,每星期五,8pm-10pm 【对象】 免费公开予全马高中生 【报名方式】 有意参加者可点击报名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填写完整信息,报名链接为:https://forms.gle/pg71iG5wvEYZJA1y8 。 报名二维码: 请同学们在提交前确保所填资讯无误。负责老师将通过电邮/联系号码发送录取通知,请注意查收,并留意录取通知邮件是否误被归类进垃圾邮件。 2025年课程亮点  ✅ SPM备考课程——解析华文试卷一、二、三,掌握答题技巧,提高考试能力 ✅ 诗歌朗诵——提升朗读技巧,培养语感 ✅ 辩论与相声(新增)——训练思维逻辑,锻炼口才表达 ✅ 音乐课(乐学主题曲创作比赛)——结合华文与音乐创作,激发创意 ✅ 文学创作(诗歌/散文/小说)——鼓励学生尝试写作,培养文学素养 ✅ 谈马华文学——了解马华文学的特色与发展 ✅ “华文的实用价值” 讲座——探讨华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重要性 ✅ 籍贯文化——探寻自身祖籍文化,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规则】 允许主办方设群 (Telegram 与 Facebook Group)方便作业。Telegram 群仅限主办方发布消息及通知(学生若有任何疑问可电邮至 [email protected])。Facebook 群组则用以师生友朋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同步观看Zoom直播上课。 守时。 共37堂课,分四阶段进行,第一至第三阶段分别为10堂课,第四阶段共7堂课。为了全国SPM乐学华文班的永续经营,鼓励学生每阶段的出席率维持在70%或以上,方能获得结业证书。 【奖励】 凡完成四个阶段学习的学生,主办方予以证书,优惠或免费参与由新纪元大学学院主办的学术课程体验营及工作坊等活动。 主催单位 教育部副部长部门 主办单位 新纪元大学学院、星洲日报、学海、《爱华文》工委会 协办单位 马来西亚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雪州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艺青出版社
2星期前
学海热门
6小时
24小时
1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