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10/2013
侠骨仁医,为何犀利?
作者: admin

如果欠缺机遇或平台,这本书恐怕就淹没在浩瀚书海,可能摆在货仓经年,仍有大量待销库存。书籍好不好卖,内容是其次,靠的是机会。

2013年8月10日,一场主题为“病人,看刀!”的座谈会,让《犀利仁医》作者意外获得许多曝光机会,她的作品在活动期间频密见报,面子书人气更在书展期间急速提升。而活动所带来的效应,创下了意想不到的“销售奇迹”:名不经传的一个新人,著作首次在书展卖场推出,短短数天,座谈会尚未结束,出版社就宣布书籍卖断市。出版1个月后,书籍加印。虽说“医生作家”身份高端,却也并不稀奇,未必是销量的保证。倘若不是机缘,大概不会有这样的好运气。

以新人来说,桦真运气很好。首次出书,便获知名医生作家欧阳林及颜少君医生作序推荐,更有机会在活动上与两位资深医生作家欧阳林及何国全同台对谈。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第一次与两位资深前辈同台,桦真一点都不显生涩,抓麦开讲,便滔滔不绝。她本来就是个善于说故事的人,侃侃而谈的时候,气场绝对犀利;读她的文章,却是另一番风情。因此她说:“犀利是表象,仁医才是真相。”

若读者想见识作者有多“犀利”而掏钱买书,恐怕会失望。书名灵感来自欧阳林的序文中称“桦真写故事,比我更细心,更犀利,更深入人心。”更借了《犀利人妻》的声势,以谋噱头、提销量。像初唐诗人陈子昂百万买琴而摔之,目的便是引领众人去读他的文章。欧阳林所称的“犀利”我没看出来。我看到的是一个重叠着医生与病人身份的女子,如何在磨难中走了过来,并且心存感恩。我特别喜欢〈伤疤如此美丽〉、〈白袍的重量〉、〈1比3的微光〉等文,叙述语气轻柔温和,故事说完的时候,仿佛与作者共同走过了一段心路历程,微微颤动,余韵回荡。医生笔下的美,不在于把自己描绘得多伟大多厉害,而是在面对生与死的时候,能散发何等的人性光辉。

作者曾在政府医院值班,这让她有机会接触低下阶层的生活疾苦,有感而发,遂写了〈外劳别生病〉一文,以医生之眼,提出外劳人数剧增,而医院数量及医疗设备并不相应提升所带来的民生问题——外劳消耗国家医疗资源,并占据本地人享有的医疗服务,政府对此做了什么?

33篇文章,把马来西亚的医院场景生动书写出来,也指出了一般读者的误区,如:以为精神病患一定得住进精神专科医院,其实病情较轻且没有暴力倾向的,可以和其他病人一起住在普通病房。

马来西亚的出版需要更多这样的专业视角,把不同领域的场景和想法发掘出来,行业之间才有对话可能,才有纷呈的观点、多元的阅读意义。

.书名:《犀利仁医》
.作者:桦真
.出版:大将出版社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