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06/2015
政府橡皮图章?行政凌驾立法?国会改革洗污名
作者: admin

出任国会下议院议长达8年的丹斯里班迪卡阿敏,在今年5月的第二次国会会议召开前夕,突然爆出准备辞职的传闻。对多数人来说,这个消息来得十分突然,也令人难以理解,为什么班迪卡突然有此念头?是健康不允许?还是对什么事件感到不满而要一走了之?

这个消息最先是由前首相敦马哈迪向媒体披露,2天后,班迪卡亲口承认曾经向马哈迪提到辞职的念头,后来在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挽留和保证之下,他暂且打消去意,不过,班迪卡的留任其实是跟纳吉提出了条件。

这个条件,便是要纳吉运用其作为首相的影响力,尽快落实下议院的议会改革。如果在期限内无法落实这个目标,他将辞去下议院议长的职位。

班迪卡对现有议会制度不满的,到底是什么?而他希望尽快落实改革的,又是哪一方面?

合作协商,互不干涉
三权分立应独立运作

在谈到议会改革之前,或许应该先了解马来西亚国会的作业、功能和制度。

我国是奉行三权分立的体制,三权即为立法权、行政权(执法权)和司法权,以达到互相制衡,防止滥权的作用。

国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所有法律条例,都需经由国会下议院和上议员通过后,最后交由国家元首御准,然后在宪报上颁布方为生效。

作为共和联邦国家之一的马来西亚,议会模式是沿用英国西敏寺制度,分为上议院及下议院。下议院一共有222名议员,均是通过每5年的大选,由人民投票选出;上议院则共有70名议员,26名是由13州的州议会推举,另外44人是由首相向国家元首推荐。

政策草案须经下议院三读

由内阁审核的政策草案,由相关部门的部长提交到下议院进行一读,其他国会议员会在二读时就此展开辩论、质询;最后三读时获得过半议员支持才能通过,若是特殊情况如修宪,便须获得三分之二议员的支持。

随后,再提呈到上议院辩论、三读表决,上议院是不允许正式否决法案,但可以延迟一个月或达一年,最终交给最高元首御准。

此外,上议院可以发起立法和修改法律,但不包括与金融和财政相关事务,这点也是承袭自西敏寺制度。

由此看来,立法权、行政权及司法权理应是独立运作,合作协商却又互不干涉的个体。

然而,近几年来,从首相署委任部长掌管国会事务、班迪卡欲辞职并不是向国会秘书处而是向首相呈辞等迹象显示,现实并非如此。

国会被视为政府橡皮图章

针对这个问题,远景研究中心(CENBET)联合主席颜炳寿受访时指出,国会一直被视为是政府的橡皮图章(Rubber Stamp),只是合理化政府在行政上的措施。

改革提议一:
恢复1963年国会服务法令

班迪卡在本周一首次召开的“议会改革”会议中,初步提出的4项改革议程之一,便是恢复1963年国会服务法令,以让议会得以独立运作。

议长是由国会议员推选出来的,他的职务不仅仅只是主持议会,还需管理议会的财政、人事任命,因此负责国会事务的部长,无疑有越俎代庖之嫌,且将原应独立运作的立法机构归于行政机构的羽翼之下,有违联邦宪法和三权分立的初衷。

对此,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主席丹斯里沙里尔认为,这将让行政机构凌驾在立法机构之上,下议院议长沦为“国会总监”,必须听命于首相署部长。

已连续8届担任国会议员的行动党甲洞区国会议员陈胜尧认为,掌管国会事务的部长一职是否需要设立,应需多加斟酌。

“不是一定要有这样的部长,议会常规里也没有这一职位,其他国家如英国也没有。议长是一个议会的首长,为什么要找别人来管他?”

芙蓉区国会议员陆兆福也是“议会改革”委员会的一员,他说,“国会的财政、行政都应该独立,不该成为首相署的其中一个部门。”

改革提议二:
启动部长提问时间

另外,由于国会议员针对时下的课题质询各个部门,必须提前14天到1个月把问题提交到国会进行筛选、排序,因此议长提出的另一个改革,便是启动部长提问时间,即允许每周一小时在无需事先通知下提问。

伊党瓜拉登嘉楼国会议员拉惹卡玛鲁深表认同:“议员需在一个月前提交问题,在一个月里可以发生很多事情,而且因为他们可能想回避某些问题,我们不知道什么问题会被选上,所以议长提出的部长提问时间是很好的建议。”

改革提议三:
设立国会第二院

国会每年会召开3次会议,分别是3、5和10月,每一期长达数十天或二十几天不等。

每天的议会时间是上午10时至下午5时30分,偶尔会加时,若出现特殊情况如为通过煽动法令修正案、防恐法案、国会议员加薪等课题,也会出现停钟夜战的情形。

在长达7至8小时当中,只有1小时30分是问答环节,其余皆是辩论时间。

陈胜尧指出,议会常规里规定,每一条提问的问题不能超过14个马来字,答者只需针对问题作答和解释。

“但我们的国会议员和部长,往往会长篇大论叙述许多无关痛痒的东西,无论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都应该做到言简意赅。”

根据记者观察,每天问答环节的问题多达八十几条,其中有部份是地方性议题,真正能获得口头回答的只有7至8条,甚至有时仅有2至3条。

议长提议我国仿效英国和澳洲设立国会第二院(Second Chamber,任何不需要国会决定的课题或动议,可在此提出)。

改革提议四:
成立更多固定国会委会

受访的议员均认为,国会第二院的设立,能单独处理地方性的议题和增加委员会,将有助于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居銮区国会议员刘镇东建议:“我们有24个政府部门,可以有6到8个长期、固定的委员会,如设立一个安全委员会,监督内政部和国防部。”

陈胜尧:议员发言不守规
“国会变巴刹”

在议会里,经常能看见三四个人同时情绪激动地发言,议长则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不停地无奈规劝:“议员们,不要吵,坐下。”庄严的议会厅恍若小学堂,令人啼笑皆非。

在辩论环节里,有时会出现部长和议员嬉笑怒骂,调侃嘲弄甚至是拍案相骂的画面,导致1条本来只需用5至10分钟就能答毕的问题,往往耗上20分钟,余下没有口头作答的问题,只能以书面的方式回覆。

陈胜尧指出,在议会里,只有议长点名允许,议员才能发表言论,可是依然有许多议员不遵守规则,令人头疼。

“那些不守规矩的议员把国会当巴刹,议长没有点名,是不能说话的。而且发言者只能直接向议长请示,要追加什么问题。”

“还有的人,不满议长的回答或请求他坐下后,依然不听从指示,频频追问,这违反了议会常规,对议长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侮辱,现在变成了有议会没常规。”

他强调,尽管议长不是自己所选的,但这是大多人数的选择,是需要尊重的。

他认为,至今部份议员素质修养堪虑,有的会与议长起冲突或发言用词粗俗,又拒绝收回言论,而被赶出议会厅,是故意为了曝光率。

他强调,若每名议员都遵守议会常规,就不会浪费时间,更有效率地处理、讨论议题。

颜炳寿:与想像差很远
“议员常常不在国会”

国会里的现实情况,跟选民想像中的情况往往差很远。

颜炳寿则指出,朝野政党的议员标榜“会把这个问题带到国会辩论”,是一种很空虚的说法。

“无论在朝或在野的议员,声称会把问题带到国会,结果人数不够,不是在外头喝茶,就是打卡报到,发现没有自己提问的问题或是问题被排到15、16,觉得没有机会轮到,在1小时的问答时间结束后就走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真正运作的时间就在那1小时。其他很多时候,部份国会议员都不在的,只有需要投票的时候才会现身;不然就是在走廊开新闻发布会时,长期当‘人肉屏风’,这些其实都乖离了立法议会存在的意义。”

历史上就曾出现过政府财政预算因议员人数不足,无法进行投票通过,导致政府机构险些停摆,最后将部长全数召回国会投票表决的情况。

改革目标提升效率

颜炳寿表示,议会改革的目标是提升效率,而且是一种时代的需要,要与时俱进,不能一直沿用50年不变的模式。

除了议会运作形式的改革,若议员的素质提升,少作秀多做事,想必定能事半功倍。

班迪卡在第二次会议后表明,议会改革将于年底分成3个阶段落实,先从修改议会常规着手,再来便是涉及宪法课题以及参考加拿大和澳洲的议会模式。

究竟成果如何?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新闻请点大事件大事件:国会专辑】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