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07/2015
灾后2个月深入偏远区助重建.灾民献哈达声声Namaste
作者: admin

7月雨季的气温相差明显,烈日当空时整个地区又热又湿,汗湿后的衣服黏答答贴在身上很不舒服,夜晚泛起浓雾后温度急降,随时下起的一场大雨把原本就脏兮兮的生活环境搞得更糟,泥尘遇水化为泥浆,衣物厨具都泡在泥水里。

受灾户害怕余震半夜来袭,都不敢住进可以御寒的房屋里,选择在屋外搭起简陋帐篷,一家大小全挤在里面。

一些灾民获援建锌板屋,外观较塑料油布帐篷坚固,但那只是权宜之计,大热天下锌板屋变成烤箱,夜晚下起寒雨时更是冷得无处可躲。

国际社会前线援助都撤了

尼泊尔大地震过去2个月了,从加德满都到偏远山区,灾民的生活环境与重建条件没有多大改善,仿佛都停留在灾后最需援助的时段,只是来自国际社会的前线援助都离开了,妈妈们仍走到山壁的水喉汲取山水、小孩赤着脚踏上废墟寻找可用之物,脚边便是生满铁锈的破裂锌片,断裂的木条露出铁钉,男人女人的衣服都肮脏不堪,多天没洗澡的体臭冲鼻而来,所有从废墟里找出来的仅存家当堆在随便搭建的床板上,厨房就是一个破锅,用柴烧火煮着糊糊的黄色食材,那是一家几口的晚餐。

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不是我们惯用着微波炉、热水器、抽水马桶所等文明设备的城市人,所能想像的。那厕所,噢,这样说好了,同行的女生都劝说“别往下看,小心地板积水湿滑,来,湿纸巾给你”,我在一间规模尚好的学校洗手,水龙头流不出一滴水,尿池爬满蠕动的蛆,孑孓在马桶里畅快游水。

我只记得全程憋紧呼吸,奔逃离开那间幽暗厕所,感到非常悲哀与心酸。

这是国际社会所不知道的,尼泊尔灾后2个月的实际场景。很多很多位处深山的灾区,乘四驱车一路颠簸4小时,路经泥泞坑洞、乱石、塌方、断崖等非常险竣的路段,甚至还得徒步登山才能抵达藏民后裔居住的高山,都不是尼泊尔政府或国际单位重点赈济的灾区,无数灾民胼手胝足的熬过最惨烈的灾难,住锌板屋或帐篷、吃不知名的食物、老人与小孩就在卫生条件差劣环境下生活,文明社会的物质与生活距离他们很远。

星洲基金会佛光山送物资

灾后2个月,星洲日报基金会与佛光山再次组成赈灾团,二度出发到尼泊尔最遥远、最需外援的灾区勘灾,展开第二阶段的赈灾计划,重点协助学校、贫穷乡村、民办医院与洗肾中心,将读者与信众的捐款带到最需要外援的偏远灾区,为他们漫长艰辛的重建道路,献一份助力,纵使赈灾过程险象环生,一路走来崎岖难行,我们坚持把您的每一分捐款,都发挥最大的效益,直接用在灾民身上。

是的,我们拒绝尼泊尔政府的要求,把善款汇入官方户头,把一货柜又一货柜的物资送给他们,以免被课重税,我们坚持,直接重点赈济每一位水深火热的灾民,尊重他们的生活文化与日常习惯,资助他们修建符合他们意愿的房屋、出资协助学校尽速补建塌掉的墙壁、修补课室墙壁的裂缝……灾民无以回报,献上丝般柔洁的哈达合掌说Namaste,那是对所有捐款乃至发起善念祝福的读者,最真诚的感恩;我们无以回报,三千里路云和月,我们一路相挺,直到重建落成的那一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培训村民建房屋

当国内外援助纷至沓来时,贫穷灾民突然获得一辈子都不曾接触过的物资,纵然这是必要的赈济。然而当物资过剩,海内外慈善组织又过于“热心”提供全套的援助时,往往会让灾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于是开始懒惰、予取予求、甚至养成挑三拣四,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原本勤俭知命的天性都备受考验。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着这个信念,星洲日报基金会与佛光山在实地考察马兹高乡村后,决定以这里为实验定点,展开一项为期5年甚至更长久的“尼泊尔震区重建技术培训计划”,经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祝福,以“菩提树光明计划”为代号,首个目标是在2016年中前,由经培训的村民自行兴建首批75间房屋。

这项计划让灾民自行组成建委会,与佛光山合作共同兴建房屋,星洲日报基金会与佛光山联合注资,在1个月内完成设计及估价后,率先建起第一间样版屋,同时充作办事处,并派员训练村民学习建筑等相关技巧,依据村民住惯的房屋模式提供建材,并循环使用废墟里仍可使用的建材,同时处理向地方政府申请各项准证工作,让村民共同参与重建工程。

马兹高乡村位于偏远的山区,临着大河依山势而建,村里尽是一穷二白的首陀罗种族,即印度四姓制度里,最低下的贱民。他们世袭农业,种植玉米与小麦,地震前他们的房屋是泥砖混合牛粪及水泥而建,如此建材经不起强震及余震,全村房屋都倒塌或出现严重龟裂,已经不能安全居住。

或许是乐天知命性格使然,灾民们暂栖在自己搭建的简陋帐篷内,饲养的鸡牛猪羊就在帐篷边,人与牲口一起生活。若不是勘灾队坚持,乘坐4小时的颠簸车程,吃尽苦头才来到这里,马兹高乡村的灾民或许就这样苟活下去,从未有任何非政府组织前来救援。

教导村民谋生手艺

培训村民学习建筑技巧,不仅是为了能亲自参与重建家园计划,也是首创的民办培训中心,当所有居民都获得他们的房屋后,培训中心将继续运作,教导男村民其它谋生技巧,也教导女村民各种手艺,为贫穷的农村村民提供一个能赚取较高收入的机会,改变他们现有的贫穷处境。

这项计划也获得尼泊尔共产党前地方政府部长克里斯南葛巴的赞同与支持,他在赈灾团完成勘灾行程后,赶来会面并代表政府传达谢意时说,尼泊尔政府担心的是,当太多物资与外援涌入灾区后,灾民会开始变懒惰,因为一场巨大地震,不仅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带来太多利益,唾手可得,不必努力工作也可以大方享有。

“政府不希望灾民因为外援的到来,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然后什么都不做。当我们给灾民任何形式的援助时,要记住:我们不是给鱼,而是要给他们鱼竿。鱼终有一天会吃完,到时你们已经不在了,灾民可以用你们给的鱼竿去钓鱼。”

星洲基金会拨300万
助“菩提树光明计划”

星洲日报基金会董事兼信托人萧依钊宣布,基金会决定捐出300万令吉,赞助佛光山的“菩提树光明计划”,在马兹高村展开“尼泊尔震区重建技术培训计划”,预计推行至少5年。

她说,这是一项别具意义的灾区重建计划,不仅让村民可以一起参与重建工程,也让村民有机会在培训中心学习一门手艺,这对村民日后的谋生出路有很大助益,并可从中改善他们贫穷的宿命。

“在尼泊尔地震赈灾行动中,星洲日报基金会共筹获大约400万令吉善款,并在上个月拨出50万令吉,给基督教国际救援组织─普传会(World Outreach International)和CREST充作尼泊尔赈灾用途,各别获得25万令吉。”

她说,因银行过账程序与查核工作繁复费时,因此基金会仍在计算所筹募的确实款项,因此只能在预计所得款项后尽早捐出,以解救仍水深火热的灾民。

“若有剩余的义款,则会在结算后悉数捐给普传会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她说,有鉴于佛光山在印度设有道场和国际佛光会佛光分会,尼泊尔也成立联络处,因此在推动灾后重建工作比别的组织较容易。“‘菩提树光明计划’预订明年年中完成建立75间房屋,当村民都掌握建房手艺后,若村子里还有其它需要,也可以继续为灾民兴建新房屋,培训中心也可以成为妇女手工艺培训中心。”

善心人捐款直接交灾民

她也感谢所有响应捐款运动的宗教团体、非政府组织、商家企业及社会大众,以及更多悄悄将善款汇入基金会户头的善心人。星洲日报基金会是在尼泊尔发生强震后,联合马来西亚佛光山、国际基督教人道救援组织CREST、国际普传会即时发起“尼泊尔地震赈灾行动”,接受公众人士和社会团体捐款,并将所筹获款项会直接交到灾民手中,或透过当地可信赖的组织协助重建家园。

上述总额达400万令吉的款项,不包括星洲基金会从储备金拨出来,捐给在强震第三天后,驰援灾区的佛光山救援队购买紧急救物资的50万令吉。

相关新闻:
放飞汽球化悲为力量.尼泊尔人加速重建家园

【相关新闻请点大事件:尼泊尔强震】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