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6/10/2015
杨佐智:国中三历史课本存偏颇.勿忘历史真相!
作者: admin

(马六甲25日讯)历史的真相不能被遗忘!由马六甲华人抗日义士纪念碑管理委员会为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今日主办的图片展暨抗战历史讲座会,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还原了二战史实,也由主讲人之一的隆雪华堂马来亚二战历史研究会副秘书杨佐智,反驳了国中初三历史课本中的偏颇史观,尤其教科书作者刻意对马来亚人民抗日军进行的丑化,造成下一代的史观趋向单元化。

根据历史课本第46页在《日军投降后血腥14天》的描绘,马来亚共产党通过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在那段日军撤退、英军未返的政治真空期内,控制了重要城市和县府,也包括日军留下的警局和行政机构,并对曾和日军合作者动用私刑,对甘榜村民苛重税等。

杨佐智非议课本刊载的一张抗日军照片,图片说明却是“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或称三星军有意图殖民马来亚,我们是否要让这样的事重演?”。他质问教科书作者的出发点是什么?因为抗日军不曾有意愿要殖民马来亚。

他担心,若华社继续对这类偏颇史观的课题不闻不问,下一代会对历史有怎样的看法。

日本偷袭珍珠港应列时间

杨佐智也希望,历史教科书能在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这项历史大事中,列明为珍珠港当地时间,因为根据推算,入侵马来亚的日军于12月8日登陆吉兰丹哥打峇鲁,比偷袭珍珠港还早了一个小时。

他和另一名主讲人林源瑞同意,日军在入侵马来亚时,早已派遣间谍混入社会大众,如从商开杂货店,卖的东西又特别便宜,以便方便接触民众和建立信赖感,供套取情报和绘制地图。

他指出,日军知道半岛西海岸有铺设完善的柏油路,因此带了许多脚车。从吉隆坡国家博物馆的展示中,战争期间物资匮乏,尽管缺乏充气轮胎,但日军使用铁线扎的实心轮胎,就算脚车踩起来不太便利,依然能抵达和沿路攻占。

日攻马新屠杀华青壮年

“日军在短短70天内,攻占马来亚和新加坡,新加坡于1942年2月15日沦陷,当天也是农历新年正日。日军攻占马新后,派各部队到占领区进行肃清屠杀,特别针对华人,因为不要留下太多的青壮年,以免遭到抗日反抗。”

杨佐智指出,当时负责进攻马来亚和新加坡的日军第25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之后在回忆录坦承,当时的粮食和兵力只有盟军的三分之一,但他向盟军虚张声势,最终由马来亚英军总司令白思华将军在新加坡福特汽车厂签署投降书,现址目前被保留为博物馆。

他说,马新一带在1937年中国北平卢沟桥事变后,激起抗日救国的氛围,也向祖国输送南侨机工载送物资,但碍于当时是英殖民地的政治氛围,不能直接对外表明抗日,否则日本大使会向英殖民政府抗议,因此各地成立的都是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筹赈会,China Relief Fund)。

他也提及,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经历人口暴增资源不足的情形,当时的日本妇女被骗出国为娼,沙巴山打根的八号娼馆为一例,死于异乡的日本妇女坟墓是背向日本,和其他同乡坟的面向日本不同。

陈嘉庚号召支援中抗战
林源瑞:学生缴钱捐款

曾经历二战史实的甲州华元老林源瑞讲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一个多月后的8月15日,南洋侨领陈嘉庚在新加坡发起筹赈会,号召民众投入支援中国抗战救亡。

他说,学校方面,每名学生每月都会获分配一枚圆形徽章,四周刻上31天的日子,学生每天缴钱就在该日子押个洞,表示已捐义款,此为七七纪念章捐,其他还有寒衣捐、难民捐及药物捐等。

他透露,日军入侵时他只有14岁,正就读于培风中学初二班,当时由母亲带领兄弟姐妹5人逃亡峇株安南的亲戚家避难,家中杂货店则由父亲打理。

林源瑞指出,日军占领马六甲后,占用明星慈善社为宪兵部,对疑犯和抗日分子严刑拷打审讯,使得一所慈善机构变成了恐怖的杀人机关;另一所文化机构晨钟励志社,则沦为日军的高级慰安所,州元首官邸则是日军司令总部,也称日军州长官邸。

他表示,日军在1942年3月21日进行全埠大检举,绑了2千余人逐一审问,当天上午隔邻的沈慕羽和沈慕周双双被捕,沈慕羽在日本天王诞辰时获释,沈慕周惨遭毒手。而日军也在甲郊区的亚沙汉火锯厂、吉双熊德兴胶园、马接和野新热水湖等地大开杀戒。

陈南益盼唤醒关爱生命

甲华人抗日义士纪念碑管委会主席陈南益希望,能藉图片展和讲座唤醒大家珍惜和关爱生命,别让生灵涂炭,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因为战争没有赢家。

他感谢隆雪华堂惠借珍贵二战日治历史照片,让市民有机会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祸害。

出席者有筹委会主席张民生、甲华人抗日义士纪念碑管委会总务赖瑞林、华社研究中心义务总秘书陈松青等。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