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7/11/2015
巫统女党员学华语.促进华巫交融
作者: admin

华语是华人的母语,也是华人南来马来西亚之后,数十年来不曾放弃的坚持。说华语、写华文,是华人的骄傲。

然而,我国近几年来却不时出现极端马来种族主义者,向华人和印裔喊出“回中国、回印度”等言论,同时也主张“单一源流教育”,企图消灭华文教育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空间。

爱护华教、华文的华人子弟,无不为此不厌其烦重复尝试向马来同胞解释,华文、华语对于华族的民族意义,与其在国际上的实用性。我们希望大家都能了解这块文化瑰宝,其实不仅对华人,对马来西亚人,甚至对全球人类而言,都是值得保护与珍惜的“宝贝”。

在大马华社正为极端的言论与鼓动而担忧时,巫统妇女组展开了“学华语”行动,希望藉此加强巫华族之间的交融;这对华社守护和捍卫的语言,给予了肯定与认同。

或许,我们可以期待将来有一天,这些掌握了华语基础的马来同胞,能为华人面向马来族群,用他们更能理解的方式,诉说华语的魅力。

莎丽扎:需努力推动各族相容

在马来西亚,友族同胞学华语并非新鲜事,但是在巫统妇女组的推动下,巫统党员学华语,却是对拥抱华语跨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巫统妇女组主席拿督斯里莎丽扎受访时说:“我始终觉得马来西亚是个最好居住的多元种族国家,只不过有时一些人故意制造‘声音’搞事。然而若抛开政治主张不谈,大马人民其实相互交融,尤其是老一辈的大马人,但对于年轻一辈,我们需要更多努力来推动各族相容。”

莎丽扎坦言,在政客的极端语言的影响下,要维护年轻一代大马人的互信与了解,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她认为,语言就是各族相互谅解,拥抱彼此异同的钥匙,只要语言沟通的锁打开了,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顺畅无阻。

“语言作为沟通的工具,它是各族互相交流很重要的一个起点,所有的社会交融都由沟通开始。我希望透过报道,让更多人都能加入这个学华语的行列。以语言作为工具相互表达爱、关怀与尊重。”

首批50学员完成学习

这项“学华语”行动,在巫统妇女组的旗帜下,透过“妇女组沟通计划” (KAWAN,Program Komunikasi Wanita Nasional)启动。

目前,首批学员已完成为期3个月的第一阶段学习旅程。由于是实验性计划,因此限制收生50人。而这项计划在公开让党员报名时,反应积极,报名人数远超过所限定的收生人数,却只能将数十名较迟报名的党员,暂时拒于门外。

根据首批学员积极的反馈,巫统妇女组更有信心地确定将在明年继续展开更大规模“妇女组沟通计划”。

除了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学生,将往第二阶段进阶(共5个阶段,每阶段为期3个月)之外,雪隆一带也将展开招收第二批,100人的新学员。另外,巫统妇女组也将于2016年,将这项计划扩展到槟城、柔佛和霹雳州。让学华语成为巫统妇女组的“2016年,最新潮流趋势”。

剪纸唱歌认识中华文化

“妇女组沟通计划”的课程,主要教导没有华语基础的学员,掌握日常生活用语,并透过活动与表演,激发学员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包括:剪纸、唱中文歌曲及背诵唐诗等,让巫裔同胞欣赏中华文化的多元与美好。

课程第一阶段由掌握发音、对话开始,学员年龄介于20几到60几岁,职业女性与家庭主妇参半,然而在华语零基础的情况下,学员无论年纪、职业,都像个婴儿牙牙学语般,一字一句地跟着教师揣摩、模拟,对他们而言,相当拗口的发音。

为正确发音复习无数遍

课堂上,不时可以听见学员哄堂大笑的声音,为自己的窘态,也为同伴为发出正确发音而扭曲的表情,画面生动逗趣。

“你喜欢吃什么?”、“我想买一个汉堡包”……对华人来说,这些都是再简单不过的对话,但是学员却为了掌握几个字的正音,手里拿着小抄,嘴里念念有词地反复复习了无数遍后,却还是在与教师对话时“欲言又止”。

对语系完全迥异的巫裔同胞来说,说华语简直就像是带舌头去另一个国度旅行,有口难言,极具挑战。

但这高难度的语言挑战,却一点都没让她们却步,大家依然兴奋地期待着每个星期五晚上8时至10时,2个小时的上课时间,风雨无阻。

学员脸上为一个华语发音、一个华文句子能从自己口中说出来,而兴奋的表情,体现了她们对学习华语的热情与享受。

学员的家人也对她们给予支持鼓励,她们有者在丈夫、孩子的载送下,前往上课,丈夫、孩子也耐心地等候亲人上完课,再载接回家。

属下传华文短讯炫耀

莎丽扎也笑言,自己的办公室也有数名下属,参与了这项学华语课程,一些下属喜欢不时发华文短讯给她,向她炫耀学习成果,让不谙华文的她啼笑皆非。

部份学员孩子读华小

莎丽扎说,其实教育一个母亲,就等于教育一个家庭,因为母亲是家庭教育的掌舵人。而首批华语的学员中其实就有6名母亲,在这之前就将孩子送进华小。

“孩子在学校学了华语,在家里说华语,但没受过华文教育的父母却听不明白,所以当他们知道开办这个‘学华语’的课程时,都很兴奋地报名。”

“华小在学生纪律方面有很好的风评,另外将孩子送进华小,孩子自小能掌握多一种语言,就多了一样沟通工具。”

她认为,现在越来越多巫裔父母将孩子送到华小受教育,说明了国小应该加强其教育水准。

“卖花赞花香”,是我们经常用来调侃人的一句话,但是用于形容大马华社对于“华教”这朵花的赞赏,或许也不为过。

然而,在莎丽扎的口中和巫裔父母的行动中,赞赏了华教的“花香”,那么这朵花的香味,就成功跨越了民族情怀,进一步奠定了“华教”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的价值

明结业唱华语歌吟唐诗

首批“学华语”第一阶段的巫统妇女组学员,将于11月18日结业。届时,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末胡斯尼将主持结业仪式。学员也将在结业礼上呈献,在课堂上学习的华语歌曲和吟唱唐诗,让出席者验收学习所得。

莎丽扎说,阿未胡斯尼的选区有不少华裔选民,本身也有很多华人朋友,对巫统妇女组主动让党员学华语的活动十分赞同和支持。

另外,巫统妇女组也将于2016年开始,实验性在吉隆坡开办阿拉伯语、淡米尔语和英语班,让巫统妇女组党员,更全面地展开探索语言之旅。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