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打.亚罗士打1日讯)行动不便不阻求知决心,吉北两名分别患有玻璃骨症、先天性脑性麻痹导致双脚和脑部需要长期治疗的7岁小男生,皆以开朗心情踏上求知路程。
张立洋每月定期检查
张立洋是先天性脑性麻痹病患,双脚和脑部需要长期治疗,父母走遍多所学校考察,最后让他报读住家逾20公里外的象屿益群华小微型小学,以期他能在高度关爱环境中求学。
父母张振亿(37岁,销售员)和郑卉玲与立洋住在米都喜来庄。立洋每月须到槟城定期检查,双脚需物理治疗。
象屿益群华小只有2名一年级新生,即立洋和另一名新生张伟善。立洋一抵达学校,就开朗的以英语向校长马玉燕和教育局官员莎尔玛道早安,然后在父母陪伴下蹒跚步入课室就座。
该校创校约80年来,今年一年级新生人数创新低,只有两名新生报读,另有两名插班生兄妹读四和五年级。
该校全校学生只有29人,包括10名友族,即巫裔6名、泰裔4名。
马玉燕说,该校今年首次只有2名一年级新生。去年有7名新生报读,但只有一名华裔生。
郑凯逴意志坚韧
玻璃男孩郑凯逴今早在母亲谢月凤(41岁,家庭主妇)陪同下到吉北巴东昔拉培民小学报到。虽然行动不便,但他仍坚持一步一步爬上二楼电脑室上课。
由于他刚在去年9月因右脚骨折再度动手术,导致现在行动不便,但不影响他上课的心情,与新同学和新老师都相处愉快。
他从小到现在,前后面对6次骨折和动过3次手术。每个月都必须到中央医院接受治疗,至少需要持续至12岁后再做观察。虽承受皮肉之痛,但他从不大吵大闹,且乐观积极面对这一切。
其母亲说,有时为了儿子安全着想而不让他参与一些活动,他偶尔会闹情绪,但解释后他都会接受自己与他人不一样。
“今天看到他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我非常放心。他上厕所时,学生都扶他一把,让我很感动。”
培民小学校长黄彩葳说,校方将会与家长配合,尽量安排郑凯逴在楼下课室学习。该校首次有玻璃学生,因此会格外小心,老师们也特别嘱咐学生必须给予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