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8/09/2017
戴小同.马来西亚华语腔调
作者: limlc

马来西亚人讲的华语,掺杂许多“啦、叻、咯”,此外,很多声调都和其他讲中文的地区很不一样,如果一句话概括,就是受方言的影响。

很多人都知道“阴、阳、上、去”,即是我们中文的四声,但是在这之前,其实还有“平、上、去、入”。

“平”分成阴平和阳平,即是现在的第一和第二声,“上”和“去”一样是第三和第四声,那么“入”是什么呢?

入声字在广东、福建等方言,尾音都会有“P、T及K”,不像其他读音可拉长,入声字是非常短促的,念起来也好像要稍微用点力。

在现在所谓的普通话,是没有入声字了的,但是广东话、福建话等方言,却还保留了入声字,而马来西亚华人在说这些入声字的时候,不管原本应该是念成第几声,都很容易念成“类似”第四声,形成了很有马来西亚味道的华语。

入声字的例子,像是“发、达、屋、抹、不、一、七、八、夹、国”等等,这些入声字,在现在的普通话已经是念成现在的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声。如果你会广东话,可以念念看这些音是不是有“P、T及K”的短促尾音。

不少马来西亚人在念这些入声字的时候,都会念成类似第四声的读音,像是“发达”,正确来说应该是“fa1da2”,但是有些人会念成“fat dak”,和第四声类似,但是加了尾音。

其他的例子,像是“七上八下”,有些人应该会念成“qit shang bak xia”,“七”和“八”念成了类似第四声,且加尾音的读音。

大家可以照这样的对比,来念念“中国(guok)、一(yik)直(zhik)、不(buk)会”。要辨别入声字,就将它念成广东话或福建话,只要有“P、T及K”尾音就是了。

此外,除了入声字,还有一些影响马来西亚中文的,像是“三声变调”,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就是两个三声在一起,前面的字要念成第二声,像是“有水”、“打脸”、“想你”等等,这些两个第三声在一起的词,前面的要念成第二声,就是所谓的“三声变调”。

三声变调其实我们都知道,而且在念书的时候,我们多数都会念对,只是有些人在平时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变调,这也是影响马来西亚华语腔调的一个原因。

另外,可能是我们人懒惰的关系,包括其他地区,翘舌音通常都会省去,像是“是不是”,很多人都会念成“si buk si”。

其实语言本来就是用来沟通的,有人说过“语言没有标准性,只有地方性”,换句话说,我们马来西亚人说的华语,就是非常标准且正宗的马来西亚华语,北京人说的就是标准吗?那只是标准的北京腔。

然而,语言其实还有时间性的,就像我上面讲的那些入声字,很多人知道自己“念错”(其实无所谓对错),所以不再念成那样了,或者是受现在的老师、国外念书等因素影响,渐渐地我们的马来西亚腔调,也会慢慢改变。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