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12/2017
文戈·表亲戚二三事
作者: niki

先父是独子,因此我们这一代没有堂兄弟堂姐妹。某些同姓长辈我们尊为叔伯,或同辈中唤兄呼姐的,也多半是早年同一个姓氏村子南来的乡人,并非血缘亲戚。我们的血缘亲戚多是母亲娘家那边的。父亲南来后四十多年无法回乡,祖父母在家乡去世的时候,我们还小不懂事,只记得父亲脸上爬满泪水的样子。从来没看过父亲哭泣,以为严肃的父亲是不会哭的。那张泪脸给我们的震撼,历久不衰。那应该是60年代吧,具体哪一年也忘记了,父亲默默流泪数日不发一言。母亲说,别去吵爸爸,他的爸爸(或妈妈)在中国去世了。当时除了家里墙上挂的黑白人头照以外,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爷爷奶奶。无知小孩无法逼出眼泪来陪父亲伤心,后来大家都渐渐忘了此事。多年后我才知道,父亲无法回乡奔丧,悲情积郁心中甚久。

从小我们只知道外婆和外公,回外婆家的记忆非常丰富。外婆生三子四女,夭折的不算,在那个年代算是多生养了。第二代开枝散叶硕果累累,因此我们表兄弟表姐妹也多。母亲是大姐,姐妹中她孩子最多,我生得早一生下来也注定当大姐。由於没姐姐,我有时会想像如果有姐姐,她会是怎样的。最接近的想像应该就是大表姐了,可是表姐到底不是亲姐,虽然血缘近,儿时一起厮磨长大,母亲和大舅长得像,表姐年龄越大就越觉得大舅的样子慢慢爬在她脸上了,也就是说有点接近母亲的样子了。人家常说婴孩长相都一样,老老皱皱的,其实老人也一样越老越相似。不管是男的女的,所有年轻时的容貌特徵到最后都会被压平,模糊成一个老的样子。

三姨妈家的萍表姐和我同一年出世,相差一个月。可以想像当年外婆刚添了一个外孙女,一个月后又添一个外孙女。那个年月生女儿应该不是件很能令人开心的事。次年,大舅家的嫒表妹出世,又是一个女的!我们表姐妹仨年龄相近,童年时期随母亲回娘家都疯玩在一块。岁月如流,如今表姐妹们都抱孙了。几十年来大家各忙各的,鲜少见面。但是每年我生日,萍表姐一定风雨无阻给我打电话。她没用脸书也没微信,电话是打到家里的。

我们家里的电话近年来几乎不响,因为都用网上电话了。如果响起,一定是萍表姐。一个不上网的人,年年记得我的生日,好像她就是我的姐姐,兴许我们前世就是双生姐妹。我这个每天上网的人,却常常忘记她的生日,惭愧死了。没有脸书或其他通话平台的提醒,我们这些网人都成了废材。每次她给我打电话,我们都会聊半天,把一年中该聊的都聊上了。然后我也送上迟到的祝福。虽然多年未见,但是总觉得没有亲姐姐,有表姐也好。

中国80年代开始一胎政策至今也三十多年了,独生子女政策下出生的孩子都没有兄弟姐妹,这一批单胎孩子的后代以后也就不知堂表亲戚为何物了。2015年中国提出全面二孩政策,但是反应并不热烈。如今的年轻父母不爱多生,甚至不愿生了。

“表姐妹表兄弟”这名词是否也会消失?想深了不禁令人忧心。

姨表和姑表是近亲

小时候表亲们聚首嬉玩,偶尔也配对儿扮家家酒。大人看小儿女亲昵嬉戏之画面,脑海遂涌现某种姻亲遐思。但是孩子们成长后渐行渐远,再无任何发展。古典小说戏曲中,表亲联婚的情节很常见。

比如,林黛玉之母贾敏是贾政之妹,即宝玉的姑母。

因此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姑表兄妹,姑表血缘很近,从遗传学的角度看,其实不宜通婚。再说薛宝钗与宝玉的关系。薛宝钗之母是王夫人的姐姐,贾宝玉的姨妈,宝钗和宝玉是姨表姐弟。姨表其实血缘也很近,一样不宜通婚。据高鹗续写,宝玉后来与宝钗结婚,他们育有儿子贾桂,还与贾兰一起考中科举。

这当然是高鹗乐观的文学安排。古典小说中表亲通婚的频率高,可见是被认可的。

后代也认为只有同姓堂亲不能通婚,其实姨表和姑表一样是近亲。遗传医学已经有论证,人们从母系承传的遗传基因其实更多於父系的,尽管女儿外嫁后代姓氏不同。中国现今法律禁止三代以内的任何血亲通婚,是明智的。

欧洲古代皇族为了稳固政权常常近亲通婚,可能是造成皇族后代健康出问题的原因之一。马奎斯的小说《百年孤寂》其实也是个因近亲通婚导致家族人种绝灭的故事。

再看莫言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瞎了一只眼的暖嫁了哑巴,生下一窝小哑巴。於是她走进高粱地,打算向井河借种生个能陪她说话的崽。故事中有一只“已经很难找到的”纯种白狗。在狗的世界,纯种是甚麽?就是近亲通婚繁殖出来的后代。越是纯种的狗毛病越多,存活的机会越低。动物界要杂种交配,才能繁殖出更优良的品种。

走笔至此,再举一例。评剧《花为媒》也是个近亲通婚的故事。王少安的儿子王俊卿死活要娶表姐李月娥,李月娥的父亲李茂林不喜欢王俊卿,死活不肯。后来李茂林的妻子王氏,即王俊卿的姑姑,跟丈夫大吵大闹时说了很经典的一句话:“为甚麽我们王家的女儿能嫁给你们李家的人,你们李家的女儿就不能嫁给我们王家的人?”真令人发噱。最后表姐弟当然是结合了。以后他们有没有生出弱智的孩子,我们不知道。戏曲故事常常圆满结束,没有以后了。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