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5/09/2018
杨永年‧报纸的未来(五)
作者: shuenfatt

报馆轻而易举就架出一个网络媒体平台,因为提供内容的团队早已成熟,但无论是新闻网、电子报还是阅读新闻的手机软件,都不过是以新形式呈现旧有的内容。

传统媒体是一个内容产业,但虚拟世界的经济体是公关关系。

与其说报纸服务大众,不如说报纸制造了大众,原本的人们形同一盘散沙,是报纸复制同一个内容成数十万份,让数十万人接收同一个资讯,将数十万人聚成“大众”。拥有不同兴趣、关注不同事物的人们各别聚成“小众”,因此有不同主题的杂志出现在市场上。

这个“大众”或“小众”吸引了广告商,纸媒才能生存下去。

无论是报纸或杂志,纸媒虽然是内容产业,但其实也带有服务、公关性质,只是比重较少。接受读者投诉、扮演官民之间的桥梁,这都是公关性质的服务,这项服务可换回新闻来源,这些努力旨在提高纸媒的销量,进而增加广告收入。

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免费便利,让不计其数的“部落”快速聚成,即时的多媒体资讯分享、直接的交流、跨国土疆界的连接,取代了爱好者(比如受虐爱好者)对一份月刊杂志的期待,手拷面具皮鞭的广告商也更容易接触这些疼痛上瘾者,更有效掌握他们身体各个部位的偏好。

各类杂志的销量和广告量收入下跌,较有资金的杂志也上网以期接触更多读者,公开部份内容甚至是免费供应。网上即便有收益,也不足以支持采访及出版队伍的成本,刊物销量和广告量继续下跌,为了继续生存只好缩版减人,刊物越来越薄,品质越来越低,剩下的一两个人力,需上网取资料整理成内容勉强应付出版期限。数轮的恶性循环后,一家创刊30年的杂志在一两年内就被逼停刊。

如今,这种恶性循环降临在报纸上,幸好新闻的大众性比钓鱼资讯大,报馆的资源也较多,才能生存至今。不过,要在虚拟世界中汇集“大众”并不容易,即使成功也只是短暂,其金钱收益不足于长期支持现实世界中的内容贡献团队。

网络2.0革命的本质是资讯共享、媒体民主化,在虚拟世界中,传统媒体不再是权威,资讯的标价是零,付出庞大成本采集的资讯或会有点击率,但不会带来相等的收益。

(作者为本报高级记者)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