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下午3时,途经位于和丰连登大街的新生翰记茶室,便能观赏到一幅男女老少“叹杯茶,吃个包”的悠闲淡雅景色。
新生翰记茶室是和丰小镇独创秘制传统南乳包飘香的地方,第二代梁碧霞传承父母亲制作南乳包的技巧,如今由她和第三代传人潘运贤,秉持对传统南乳包的情谊,承先启后,延续了50余载的岁月。
这家茶室人气美食不只有闻名遐迩的南乳包,还有手制馅料十足的叉烧包、鸡包、奶油、加央、糯米鸡等。若当天造访时好运,还能品尝到梁碧霞随心制作的“爱心包”,承载满满的爱心和用心的包点,令许多吃着他们家包点长大的老顾客及街坊都竖起大拇指频频点头说赞!
坚持手工搓包团
新生翰记茶室的南乳包为何会吸引如此多食客慕名而来?其实关键在于新生翰记茶室采用旧式发酵方法,手工搓包团,裹肉馅时加入秘制的南乳酱汁,蒸熟时让酱汁渗透在包点,以致细噘品尝时,酱汁随着肉馅一同融入味蕾,吃后齿颊留香,好滋味令人难以忘怀。
梁碧霞表示,由父母所创的手制传统南乳包是该茶室招牌人气美食之一,南乳咸香浓郁的南乳猪肉,包入手工幼细松软的面团内便制成原汁原味,南乳香气醉人的南乳包。
烹煮猪肉考功夫
她指出,制作南乳包和其他包点看似简单,但从选购猪肉、炆煮南乳猪肉、发酵及搓包团的过程可考技巧和功夫。
她说,为了让食客品尝到皮薄馅靓,又保持传统风味的南乳包,坚持采用新鲜材料,每日烹煮馅料,从挑选猪肉至制成南乳包的过程中都不马虎。
“每日选购新鲜又肥瘦相间恰到好处的花肉,肉馅才能有柔韧性的口感。用大火烧热的铁烙烙在花肉皮上,达到杀菌、除毛功效以外,也能使到猪皮更香脆可口。加入埕装南乳块和酱汁,用压力锅炆煮至松软入味,再把馅料包入面团粒内后蒸熟,原汁原味的南乳包便新鲜出炉了。”
她坚持不偷工减料,以免失去传统南乳风味,另外也制作制叉烧包、鸡包、奶油、加央及糯米鸡等,每天现做现卖,以让顾客品尝到新鲜的包点。
她笑说,有时候老顾客嘴馋了,想吃另一种风味的包点时,她也会迎合他们的口味,随心制作一些特别的“爱心包”给他们,满足他们的胃口。
和丰新生翰记茶室
地址:No.27A,Jalan Lintang,31100Sungai Siput(U),Perak.
查询:016-5288007
营业时间:下午3时至售完(星期日和一休息)
价格:南乳包(1令吉90仙)、叉烧包(1令吉70仙)、鸡包(1令吉50仙)、奶油包(1令吉30仙)、加央包(1令吉30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