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8/09/2018
黄家贤.坚守华小的最后防线
作者: limlc

1961年教育法令21(2)条文,赋予教育部长权力,随时改变华小的教学媒介语,以国语取代华语。

1996年,时任教育部长纳吉在国会修改教育法令,撤销上述法令,部长再也无权将华小改成国小,华社总算松了一口气。

在教育部,巫裔公务员占绝大多数,部门里有不少拿起鸡毛当令箭的小拿破仑,他们喜欢刁难华小,不时采取“投石问路”的策略,通过行政手段“去华校化”,柔性改变华小特征。

华小会不会变质,失去原有的特征?新官上任的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最近,教育部委派不谙华语的小六评估主考官到华小去主持考试,柔佛与彭亨州的问题最严重;教育部建议把“华小督学”易名为“小学助理主任”,“华文科督学”则以“语文科助理主任”取代。

董教总为此提出抗议,张念群的回应是:主考官懂不懂华语不重要,副考官懂华语就可以了,副考官可以用华语向考生发出指示;张念群还说,淡小也面对相同的问题,但印裔社会并没有反对。

如此说来,只要华小副校长懂得华语就可以了,不谙华语的巫印裔老师也可以来华小当校长。

当年,教育部实行英语教数理政策,淡小接受用英语教数理,华小则坚持用华英双语。毕竟,华小与淡小在维护母语教育的立场不尽相同,一般上,印裔社会对淡小是否会变质,不是很在乎。

至于取消华小督学与华文科督学两个官职,张念群作出解释,说是教育部要重组行政架构,要提升华校官员的官级。

去掉“华校”和“华文科”字眼,“小学助理主任”与“语文科助理主任”的职权,将处在灰色地带,不谙华语的非华裔官员也可以掌管华校事务,在这种情况下,谁敢保证华小不会面对行政偏差的困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987年,时任教育部长安华派不谙华语的老师去华小当副校长,全国华社哗然,华基政党的基层不断向党领袖施压,促成华裔朝野政党团结起来,结合力量在吉隆坡天后宫召开抗议大会。

之后,老马展开“茅草行动”,多名朝野领袖和华教人士被逮捕,教育部最终作出让步,收回成命,并明文规定华小第一、第二副校长必须拥有华文资格,而负责华小课外活动的第三副校长,只要听得懂、可以用华语沟通即可。

反观今日,教育部实行不利华教的措施,除了马华与华团领袖以及华教人士提出异议,行动党的上下完全没有危机意识,不是无动于衷,就是噤若寒蝉。

华社感到气愤,因为张念群不但没有动用权力去拨乱反正,反而责怪华社反应过度,还为属下的官员涂脂抹粉。更糟糕的是,她把球踢回给前朝,说是前朝政府早已决定下来的行政改革,若是,前朝的副部长还算称职,不批准官员去执行相关建议。如今,新任副部长却罔顾华社意愿,执意执行前朝的方案。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简单的道理,普通老百姓都明白,唯有张念群装不懂。请问张副部长,公司易手后,前任董事经理还可以回公司看文件、签支票吗?

在我国,华文教育的路并不好走,多少华教人士为了与华小共存亡而遭殃,林连玉被政府褫夺公民权、沈慕羽被马华开除党籍、陆庭瑜遭暴徒狙击,林晃升被老马关进牢房。

创业难,守业更难,负责华教的副部长,任重道远,华教的最后防线一旦失守,出现缺口,全体华社有权叫张念群辞官回乡种番薯。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