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0/10/2018
鱼云 ‧ 活在别人的选择之下
作者: kychia

每天上下班、上学放学,等电梯、等车、坐车的途中,你在做什么?是在用手机吗?每个假日一早,你也是划开手机,看看今天有什么新鲜事,对不?

大多数人都会去几个特定的社交媒体或新闻网查看新鲜事,而且可能会来回刷好几遍,看看有没有什么即时更新的,希望自己可以抢在别人之前掌握这些资讯,又或者是有没有什么新的通知,比如:谁赞了你、谁留言了。要是刷了好几回,都没有更新,也没有新通知,那就会开始有点失落,觉得这一天似乎太无趣了。

这是我最近常上微博刷热搜的一种心态。前年我迷上中国连续剧后就开始常常上微博去关注明星动态,去年开始更是每天都去热搜看看自己追的剧的最新预告。“热搜”从字面上看,“应该”是网民最常搜索的词条才可以登上热搜榜,“应该”可以反映时下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但是,微博其实存在了大量的“营销号”和“水军”,“营销号”拿人钱财后,会为委托人发布特定的加工信息,召集“水军”以“灌水”等形式帮委托人推销服务、产品等。这些营销号和水军的数目多到可以在瞬间炒热一个词条。另外,据说热搜十大以内的某些位置其实就是广告位,真的就是买出来的,怪不得有些时候会看到某女星的名字加上一个新的彩妆颜色就上了热搜。

上YouTube和Instagram(以下简称“IG”)就可以看得更多更广?不见得,我每天点开YouTube,它都会给我推荐一些与我之前搜索的短片十分相关的短片。比如:我之前搜索过维多利亚的秘密(以下简称“维密”)的天使的短片,那我第二天可能就会看到YouTube的首页出现威肯(The Weeknd)在维密时尚秀演唱的短片,绝对不可能会看到蒋勋谈生活美学的短片。

IG的搜索页直接就“给你”(For You)它认为你会喜欢的图片和影像,比如我之前搜索过猫和一些欧洲名牌,现在我点按“搜索”就只会看到小猫、小狗、胖吉猫(Pusheen)、高级订制服之类的图像,根本不会看到任何有关马来西亚的东西。

这些“给你”的“贴心选择”,一开始的确是很合胃口,让人感觉左右逢源。但是,我现在越来越厌恶,难道我的世界就只有这些东西吗?那天走进纪伊国屋书店,在那里翻了星座、方言教学、美妆、港台文学、日本文学、编织物教学、易经、《诗经》、风水、几米、上班穿搭等等的书,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还带了《诗经》回家。

自 己 做 选 择,多 选 择

我的兴趣其实跨越各种领域,但若是被动地接受YouTube和IG“给我”“选择”的那一些,我的眼界可能会越来越窄,更发掘不了其他未被开发的兴趣。我要是只刷微博热搜,那我的世界可能都是由某些特定族群的选择构成的。因此,我常常都会观察生活中各种物品或现象,也不抗拒广告,一有疑问就上网查询,由此发掘了很多之前没发现的事。

比如:之前看《超感神探》(The Mentalist)就听过“Tyger Tyger,burning bright,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当时,我以为这只是杀手红约翰(Red John)和手下之间的暗号,没有特别的意义,但不久又看到基特.哈灵顿(Kit Harington)在轿车广告中也朗诵同样的内容,就发现这“Tyger Tyger”

可能有典故,于是就上网查询,这才知道这首〈老虎〉(TheTyger)是18世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著名诗作。后来到英国旅行,更是在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看到了威廉.布莱克的陵墓,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自己做选择,多选择,不一味地被自己惯用的社交媒体或应用程式灌食,才能看到别人的选择以外的绮丽世界,发掘自己兴趣的处女地,找到存在于这大千世界的美妙之处。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