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12/2018
丘明艳.以爱之名
作者: limlc

一部曾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暖春》,讲述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大山里,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孩小花被善良的爷爷收养的故事。2003年上映的《暖春》,迄今已有十余年的光景,饰演爷爷的中国演员田成仁当年是以82岁高龄接拍这部戏,如今已92岁高龄了。

小花受过家庭虐待,即便如此,她感恩爷爷的收养、对宽恕行为恶劣的叔叔婶娘、面对艰辛仍坚毅不屈,戏中的小花少有儿童天真烂漫的画面,因为她太懂事了,令人觉得很心疼,或许这种场景,与中国农村小孩的现实生活差不远。

可幸的是,“小花”甚少在我们周遭出现,但这也是不幸!太多城市中的孩子,他们不愁吃不愁穿,受到良好的教育,心智却似乎与年龄有很大的差距。

不久前,在一间餐馆用餐,隔壁桌的孩子约五六岁,目不转睛的看着平板手机的动画片,嘴巴含着一口饭,婆婆在旁边催促,眼看孩子无动于衷,婆婆加上父母出尽力,诱骗他吃“最后一口”,桌上美味菜肴对孩子而言就像毒药。

我也曾劝过身边的朋友,让孩子自己吃饭,即便饿了也别习惯喂食,总换来身边朋友嘲讽“你没当过母亲,不会明白”,我的确不懂,但我更不懂的是,身为父母的大人,似乎没有察觉到自以为的了解,却成了妨碍孩子自然成长的绊脚石。

小时候,父母对我们家教很严格,例如进屋要叫人、吃饭要叫人、餐桌礼仪、凡是要说谢谢等,稍微做不好就“吃藤条”;如今养成了习惯,才发现原来这很重要,尤其是面对小孩不说“谢谢”,长辈软硬兼施地让他们说“谢谢”,搞得场面很尴尬,这种情况让我很反感,特别是对父母。

父母若对感恩没有正确的观念,自然不会教导孩子说谢谢,无论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的接受大人给予的一切;就类似父母应该买手机给孩子、应该每年去一趟旅行、应该每天煮饭给孩子吃等。

当城市里的孩子因小朋友有新玩具而向父母索求时,我们不曾想,或许在某座山上有个9岁的小女孩,逢暑假都要扛着担子在路边兜售水果;当孩子不愿意上兴趣班而胡编藉口时,农村里有个小女孩“梦想”加入学校的乐队,父母却无法为她买一个口风琴。

当孩子在餐桌上顾着玩手机,需要父母一口一口喂时,我们不曾想,某农村里有4岁小女孩,即便还未上学,却要负责砍柴做饭,照顾病重爷爷。

试想一下,4岁的孩子,话都说不清,但心智却成熟得让大人自愧不如。逢看到诸如此类的新闻,都会让我泪崩,但回过头望向城市儿童的“发育迟钝”更泪崩。

没错,孩子就应该活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下,不幸的是,穷人家的孩子别无选择,他们被环境逼着成长,纵使没上过学,没念过书,却知道在如此艰难的生活环境下若不成长,没人会替你成长。

同样的,城市中的孩子,在优渥条件之下占尽先机,若不好好教育,他日只能够等到他出了社会,被其他人“教育”。

我们经常谈论到“九零后”、“零零后”什么一代不如一代,但身为大人的我们该反思,为何城市里的孩子总有一颗玻璃心?究竟是孩子“长不大”?还是身为大人的我们,妨碍了孩子的成长呢?

爱他就别害他,不要以父母之名,为孩子扫平所有的障碍,父母的角色是引导孩子,走出自己路,做得好就叫人生导师;做不好就是免费佣人。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