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2/12/2018
植入晶片追踪“监控”‧中国“智能校服”掀争议
作者: yflen2

(中国‧贵州/广西22日讯)随着“智慧穿戴装置”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过去一年来,在中国的中小学校亦积极推动“智能校服”师生管理计划。

所谓的“智能校服”,指的是在学生制服里植入晶片,并配合校园物联网,让家长、导师得以全天候追踪学生的动态定位、学习表现、甚至生理状况的大规模实验。但当中所涉及的人身监控,以及科技所影响的师生与家庭关系,却引发疑虑。

这波引起国际媒体关注的中国“智能校服”实验,自2017年上路以来,目前主要在中国西南的贵州及广西两省,约数十所中小学校、上千名学童采用。

整套系统是由贵州省当地的贵州冠宇科技所生产。据生产商说明:智能校服的基础,是两片植入于制服衣领的追踪晶片(无需外接充电,可水洗烫熨)。在注册与领取校服时,校方就会将学生的人脸资料、生理特征输入晶片,并连动“学生管理App”————之后,学生每天上学、课堂点名,身上的晶片就会与校园物联网连动,学生的到课时间、课堂表现、随堂测验成绩,也都会直接上传网路,并透过App即时推播给家长“参考”。

让校园成“零现金流区域”

此外,智能校服后续的升级功能,还包括课堂专注度监控、导师语音与震动警告(“校服侦测到学生打瞌睡时,会自动响起警报”);同时,智慧校服结合人脸辨识,也让受实验校园得以成为“零现金流区域”————生产商表示,在中小学生的青春期、叛逆期阶段,像是炫富、勒索、偷窃…………等因“金钱”而起的人际纠纷,往往是校园霸凌与犯罪事件的大宗来源,因此智能校服也能实现“校园无现金流”的愿景。

虽然在过去,这类电子制服并不少见,许多职业球队也会使用“智慧球衣”、“智慧球鞋”来管理球员的生理训练以场上表现,其应用概念也非中国厂商所发明;但在贵州的校园实验中,服务厂商与合作校园却将“学童管理”的界限推到了极致。

然而将控管之手延伸到校园之外,这是否过于扩张学校的“管教权限”,甚至有侵犯隐私权的危险性?相关争议就连一向强硬的中国官媒《环球时报》也发出了疑虑。贵州一名校长表示:“在大部份状况下,学校不会“主动追踪”学生的校外行踪,只有学生失踪、逃课时,我们才会使用制服功能协助定位。”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