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31/12/2018
温思拯·回归“农业式”的教育
作者: bslim

为了市场的需求,今天的教育体系就像工厂流水线的运作。“教育者”会因为市场的需求以“分级”的方式来拟定学生们应该学习的知识和课程,比如说数学、科学和语言为优先。因为这些科目是为了预备学生们可以在职场上正常地“表现”而被列为基础和重要的必学科。但往往音乐、艺术和其他人文等科目却被列为选修课。

我们会常听到有父母对子女说“不要读音乐,因为在马来西亚音乐找不到吃”。工业革命后的社会需要的经济学家、律师等的专业人士,所以今天的“就业市场导向”的教育忽略了人文与文艺方面的栽培。

为了应付新工类型作的需求,有许多不同的新专业面市,比如大数据分析师。过去,只要拥有学士文凭就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但近年来因为教育普及化和学位通货膨胀,以前只需要学士资格的工作现在却要求硕士或博士资格的专才。

高等教育部的目标是到2023年生可以培育6万名博士以满足国家对研究和创新的需求。但可惜的是,创新不是透过“工业式的教育”来达成的。反之,我们应该回到“农业式”的教育方式来达成创新的需求。

农夫的角色是预备好的土壤、定期的浇水和施肥来培养农作物。好比农夫,老师的责任只是为学生预备一个好的环境来学习,但学习的方向和方式应该完全是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志向和个人的天赋。

今天罐头式的教育埋没了许多人才和他们的天赋。因为错误的教育导向,我们“生产”了很多为了就业糊口的毕业生。可悲的是,也许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许多人连他们本身与生俱来的天赋是什么都不知道,或者完全没有机会去探索他们被埋没的天赋。天然资源危机是今天我们面对极大的问题,在人力资源方面我们也面对极大的挑战,那就是发掘与发挥个人的天赋。

只标榜学术成就和就业能力的教育严重的忽略了学习者本身的天赋和学习方式,这样的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因为教师的角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发掘天赋和培养学习的兴趣。

一个人是否聪明绝对不是以学术成就或就业能力来衡量的,这样被扭曲的价值观是达成创新的阻力。所以,很多学生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下越学越笨。仅仅是因为他们正在学习的不是他们与生俱来可以发挥和表现的最好的天赋。

教育是多元的,教育也是动态的。身为老师,我们有许许多多好的教育模式供参考但它们绝对不是“one size fits all”所谓一个尺码适合所有人的教育模式。曾经有个过动儿老,师认为她有学习障碍。但在专家的观察后,告诉她妈妈“你女儿没有病,她只是个舞蹈天才。把她送到舞蹈学院去,不是特殊学校”。多年后,她创办了自己的舞蹈学院,成为一位有名的舞蹈家和企业家。

我们的教育应以开采和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与才华为优先,而不是为了应付父母单方面对他们的期待。教育者应该把学生的“想像力”和“做梦的权利”归还给他们。同时,也把勇于尝试和犯错的机会还给他们,以鼓励和实践创新。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