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1/02/2019
【隆情岁月】李系德·半山芭波打吹喇叭
作者: 李系德

半山芭大街一点也不“山芭”。(图:网络照)

在整个吉隆坡,我感情最深的地区就是半山芭,因为我从5岁至33岁都住在这里,度过了成长时期那段年少轻狂岁月。

翻看历史,1900年初茨厂街一带已住满人,英国殖民政府便鼓励南边半山芭的地主兴建房屋,更提升公路衔接市区。这原本的山芭地带经过发展后,给人的“山芭”印象改善了一半,可能因此而得“半山芭”之名。

曾听过一个笑话,有个外坡女子来到吉隆坡,搭德士时司机问她要去哪里,她用不很纯正的华语说:“半山芭。”谁知司机却以为她说的是英语,竟把她载到Bangsar Park去了!

半山芭原名Pudu,如要译成华文,较接近的发音是“普渡”,但会给人一种在七月十四普渡阴间冤魂的感觉,大吉利是咩?!

在50年代,Pudu Road的官方通用中文名是“古路律”,我父母远在中国的家人寄来的信,地址都写“古路律”,邮差也准确把信送到。但近30年来,很多人都把Pudu改写为“富都”,什么富都监狱啦、富都车站啦。不过对一般老吉隆坡而言,“富都”似乎有种隔膜感,还是叫回“半山芭”这原汁原味的本名亲切得多。

小时候初搬到半山芭,就听到一首以它为名的在地粤语童谣,歌中主角是一名光头仔“波打”(源自马来话“botak”),念成如华语发音第三音和第四音的“簸大”,其歌词十分搞笑又无厘头:“波打波打吹喇叭,吹到半山芭,畀人扻两巴,番嚟赖阿妈,阿妈赖阿爸,阿爸卖叻沙。”

这首歌仔还有另一个不同版本,前面几句与原版一样,但唱到“番嚟赖阿妈”之后,接下去就改成:“阿妈报马打,马打话阿爸有salah,好彩阿妈识得两句英文话,激到个马打跳跳吓。”

以前那个年代,光头的“botak”中文都写成“波打”,这是广东式发音;后来不知是否受了福建话的影响,“b”音竟被念成“m”

音,字面也跟着改写为“莫达”,就如著名悍匪“莫达清”(有人还误以为莫达清是姓莫的)。假如那个吹喇叭的botak换了是穷凶极恶的莫达清,无端被人掴了两个耳光后,一定不会死死气回家埋怨阿妈那么窝囊,而这首半山芭童谣恐怕也得改作“血腥暴力版”唱成:“莫达莫达吹喇叭,吹到半山芭,畀人扻两巴,激到扎扎跳似山虾,当堂开枪将佢打瓜!”

新一代的半山芭小童,可能已不会唱这首有望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半山芭歌”了。

如不记载下来流传下去,迟早恐难逃失传的厄运!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