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02/2019
中国人救地球惹议·纽时:《流浪地球》不带沙文主义

(中国.北京14日综合电)太阳冷却,地球变得不适宜居住。人类只剩下一条出路:逃离太阳系。这是夺得中国春节档票房榜首的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的引子。

这是根据中国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2008年出版的的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中国电影。不过由于是“中国人救地球”,也引起热议。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因迎合当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概念,被认为意图将中国共产党“救中国”的主旋律进一步上纲至“救地球”、“救宇宙”而引发议论。

在中国国内评价两极,有人认为该片揭开“中国科幻元年”帷幕,有人则认为纯粹是“太空版战狼”,宣扬的是中国人厉害。

不过,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指出,《流浪地球》与“英雄痛打西方恶棍”的《战狼》不同,不带有沙文主义色彩。《纽时》并称,中国是太空探索的后来者,在电影领域也是科幻片的后来者。《流》被认为代表着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曙光。

《人民日报》App也发评论称,一部电影能成为公共话题、激发公共讨论,意味着有讨论价值及对中国科幻有进一步的期待。

对于这部片韩国网民意见也不小,有人直言:“中国人若要拯救地球,就请中国人自己离开地球”、“想救地球,中国先解决一下重金属有毒物质和雾霾吧”。对此,中国媒体重炮反击,怒呛韩国“一个个像是吃了柠檬”,不然要“泡菜救地球吗?”

中官方背书

包括人民日报等中国主流媒体都这部中国当前最热门的电影有所评论,就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周三在怼应外国媒体提问时,都表示:“我知道现在大火的电影是《流浪地球》,不知道你看过没,建议你去看一下”。

引力弹弓效应有科学根据

新华社科普,《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中哪些说法具有较强的科学基础,哪些说法现在还只是幻想?

依照影片中描述的“流浪地球”计划,人类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重元素聚变发动机,它们被称作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逃离年迈的太阳,飞往最近的恒星——比邻星。

但地球是个庞然大物,平均半径6371公里,质量超过59万亿亿吨。要让它飞往比邻星,需要脱离太阳引力,只靠人造的发动机还不够,于是电影里让它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

木星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0倍,当地球靠近木星时,会被其强大的引力吸引,从而加快行进速度。由于木星也在绕太阳公转,在天体的互相影响中,最后地球会被木星像抛球一般抛出去,从而达到脱离太阳系所需速度。这就是引力弹弓效应。

引力弹弓效应不是新发现,苏联在1959年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就利用了引力弹弓效应。在精确计算后利用天体的引力弹弓效应,可以在不消耗航天器本身能量的情况下,改变航天器的速度和前进方向,帮助航天器抵达目标。

在人类的航天征程中,引力弹弓效应的应用已十分广泛。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类探测器“旅行者1号”在飞离太阳系前,就曾多次借助引力弹弓效应;“帕克”太阳探测器也曾7次借助金星的“引力弹弓”而逐渐逼近太阳,最终成为史上最靠近太阳的航天器。

重元素聚变仍处实验阶段

科幻小说中,经常会提到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手段——聚变。在电影《流浪地球》中,为了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在地球上建造了上万座高耸入云的重元素聚变发动机,单个发动机通过重元素聚变能够产生150万亿吨的推力。

目前人类已经实现的聚变是氢弹,它利用氢同位素聚变释放出能量,有巨大的威力。但氢弹的能量是爆炸式释放,目前人类还不能实现可控核聚变,即让聚变产生的能量平稳输出,一些相关装置还处于实验阶段。

电影中,行星发动机的燃料不是氢,而是石头。这不是说把石头烧成石灰,而是石头中的重元素发生聚变,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推动地球飞出太阳系。

这当然只是电影的想像。不过,所谓重元素聚变并不是空想。在宇宙深处有不少恒星“巨无霸”,内部就在进行着重元素聚变。

在未来,人类如果能够掌握从重元素聚变中稳定获取能量的技术,或许真能够彻底解决能源问题。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