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8/02/2019
谁还在读报纸?【张承旭】阅报,满足我的求知欲
作者: 白慧琪(记者)

17岁的张承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养成阅报习惯。(受访者提供)

人人都说,现代人都从网络上读取新闻,阅报的年轻人算是稀有品种。话虽如此,在这网络时代,我们还是找到爱阅报的年轻学子。

17岁的张承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养成阅报习惯。现在来到国中毕业这一年,他甚至开始思考大学修读媒体相关科系,将来成为记者,踏入新闻业。

张承旭就读柔佛居銮明吉摩国中,每天清晨5时30分准备上学,祖父已经买好《星洲日报》放在家中。他泡了杯美禄,用饼干蘸了蘸送入嘴里吃早餐,一边翻阅报纸,速读新闻大小事。留校活动的话,傍晚5时许到家,否则一般上2时许就回到家了。他通常休息一会,用餐后开始仔细阅报。他尤其爱读《活力副刊》的【文艺春秋】,家人知道他爱读,总会特地留起来。

00后的张承旭属于网络世代,他的同学们多数都从网络获取资讯,只有他习惯阅报。这和家庭氛围有关。从小,他的家人都会买《星洲日报》,虽然他才小学三年级,懂得不多,却总会翻一翻报章。当时他最喜欢翻阅全国版最后几页的奇闻趣事。

随着年龄渐长,上了中学,他读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从全国版的政经文教体育、到《大柔佛社区报》的地方大小事,还有他最喜欢的《活力副刊》。《财经》呢?“呵呵,对我来说财经版太深了……”这点倒是和很多年轻人一样。

中三那年的华文课,老师特别交代剪报作业,从任何华文报章剪下感兴趣的新闻、文章,再写下读后感。“我对政治不太感兴趣,所以通常都会剪下评论文章。”

最爱【文艺春秋】

他坦言,从小到大,周边朋友都不怎么读报纸,而是从网上获取资讯。“我会发现和同学关注的东西不一样,他们会谈现下的流行趋势,我就在旁边静静听。”

张承旭觉得,网络上的资讯太过泛滥,很多消息不太准确,让他半信半疑。他不想被过多的资讯牵着鼻子走,觉得还是读报纸比较踏实。当然,报纸资讯也相当丰富,有时遇到一些科技名词,例如“AI”,他也是会上网找资料,更深入了解。

不过,对文字情有独钟的他,最爱还是《活力副刊》的【文艺春秋】。《活力副刊》于2018年9月份改版至大开版后,【文艺春秋】改为每周二、五刊出。张承旭会特别留意右手边的粗体标题,细读每天不同的名家名句。他喜爱马华文学,是马华作家黎紫书的粉丝,总是期待哪日翻开【文艺春秋】,可以读到偶像的作品。

阅报那么多年,张承旭审视自己,觉得吸收多方资讯,看事情的态度也更为宽广。他说,现在想东西时会注意到,很多事情没有绝对,要多方思考。

至于报纸未来会有什么改变,张承旭没什么想法。他觉得,读报纸是一种阅读体验,如果纸本真的走向电子化,他也会跟着去适应新的阅读习惯。“阅报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满足求知欲!”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